APON 和 EPON 在竞争中发展 目前用于宽带接入的PON(无源光网络)技术主要有:ATM PON(APON)和 Ethernet PON(EPON)。 本文将对这两种接入技术分别予以介绍,并加以比较。 一 APON 1. APON 的产生 在 PON 上实现基于ATM 信元的传输,即 APON(简称APON)技术。早在1995 年“互联网时代”之前,在人们还不知道IP 最终会统治网络第三层协议的时候,几个全球最大的电信运营商——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英国电信(BT)、法国电信(France Telecom)等,就开始讨论发展一种能支持话音、数据、视频的接入网全业务解决方案。当时有两个符合逻辑的选择:协议层采用ATM,物理层采用PON。 经过以21 个全球主要电信运营商为主的FSAN(全业务接入网)集团的不懈努力,1998 年 10月通过了全业务接入网采用的APON 格式标准——ITU-T G.983.1; 2000 年 4 月批准其控制通道规范的标准ITU-T G.983.2; 2001 年又发布了关于波长分配的标准:ITU-T G.983.3,利用波长分配增加业务能力的宽带光接入系统。 2. APON 的系统结构 典型的APON 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为星型结构,作为点到多点的典型应用来说,更适合于面对将来进行系统的升级和扩容,同时加上光分配网的灵活性,使得系统支持更多的拓扑结构,如树型、总线型等。凭借这一点,在实际中,针对用户的分散和对于业务阶段性实施的需求,运营商可以通过APON 系统一步到位,既满足大用户对于网络服务的要求,又避免了重复投资和重复施工。APON 系统灵活的拓扑结构体现了设备在扩容和升级方面的灵活性。 3. APON 的工作原理 APON 的工作原理如下:OLT(光线路终端)将到达各个ONU(光网络单元)的下行业务组装成帧,以广播的方式发送到下行信道上,各个ONU 收到所有的下行信元后,根据信元头信息从中取出属于自己的信元;在上行方向上,由OLT 轮询各个ONU,得到ONU 的上行带宽要求,OLT合理分配带宽后,以上行授权的形式允许ONU 发送上行信元,即只有收到有效上行授权的ONU 才有权利在上行帧中占有指定的时隙。 实现APON 的关键技术有多址和接入控制技术(在使用TDMA 上行接入时包括测距、带宽分配等 )、突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技术、快速比特同步技术以及安全保密等方面的技术。 目前实用的PON 系统主要是窄带PON, 由窄带PON 升级到宽带的APON, 终端设备和控制协议都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改动,传输速率的提高对物理层设备和媒质访问控制(MAC)协议都有新的要求。只要宽带P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