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霍勇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五章高血压目录第一节原发性高血压第二节继发性高血压重点难点熟悉了解掌握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危险分层和治疗原则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常用降压药物种类及特点降压药物的选择和联合用药原则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高血压病的几种特殊临床类型内科学(第9版)原发性高血压第一节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常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共存可损伤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hypertension)内科学(第9版)分类收缩压舒张压正常血压<120和<80正常高值血压120~139和(或)80~89高血压≥140和(或)≥90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和(或)90~99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和(或)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和(或)≥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和<90(一)血压的定义和分类(单位:mmHg)内科学(第9版)内科学(第9版)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态势,血压防治任重道远195919801991200220100%5%10%15%20%5.1%7.7%12.6%18.8%20.0%发病率(%)按2010年我国人口的数量与结构,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1/5的成人患有高血压2010年高血压控制率、治疗率、知晓率有所提高,但血压控制管理仍任重道远所占比例(%)1.2005中国高血压指南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3.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内科学(第9版)(一)高血压的病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其他因素神经机制肾脏机制激素机制血管机制胰岛素抵抗(二)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内科学(第9版)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超重和肥胖将成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长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脑卒中是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心血管风险我国人群叶酸普遍缺乏,导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增加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三)我国人群高血压特点内科学(第9版)心脏:左心室肥厚和扩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脑:脑血管缺血和变性,易形成微动脉瘤,发生脑出血;脑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破裂可并发脑血栓形成;脑小动脉闭塞性病变,引起腔隙性脑梗塞肾脏:肾小球纤维化、萎缩,以及肾动脉硬化视网膜: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硬化(四)病理内科学(第9版)高血压左心室肥厚高血压脑出血内科学(第9版)大多数起病缓慢,缺乏特殊临床表现常见症状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视力模糊、鼻出血受累器官的症状,如胸闷、气短、心绞痛、多尿等降压药的不良反应所致症状(五)临床表现——症状内科学(第9版)一般较少颈部、背部两侧肋脊角、上腹部脐两侧、腰部肋脊处血管杂音心脏听诊可有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有些体征常提示继发性高血压可能腰部肿块提示多囊肾股动脉搏动延迟出现或缺失,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提示主动脉狭窄向心性肥胖、紫纹与多毛,提示皮质醇增多症(六)临床表现——体征内科学(第9版)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力衰竭和冠心病慢性肾衰竭主动脉夹层(七)并发症内科学(第9版)血液生化(钾、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肌酐)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尿液分析(蛋白、糖和尿沉渣镜检)心电图(八)实验室检查——基本项目内科学(第9版)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眼底胸部X线检查(九)实验室检查——推荐项目餐后2小时血糖血同型半胱氨酸尿白蛋白定量、尿蛋白定量脉搏波传导速度以及踝臂血压指数内科学(第9版)内科学(第9版)不同的昼夜血压波动类型正常的昼夜血压波动节律呈杓型,夜间血压下降10%~20%,其他病理性的昼夜血压波动类型有超杓型(夜间血压下降≥20%)、非杓型(夜间血压下降小于10%)和反杓型(夜间血压无下降或超过白天血压)上床起床BP(mmHg)时间135/85120/75非/反杓型超杓型杓型睡觉一名男性高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