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关注生活垃圾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乡村,每天都会产生许多垃圾。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垃圾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长。时至今日,从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太空,垃圾无处不在。与日俱增的垃圾已经严重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如果垃圾不及时处理,还会影响我们生存的环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天天要和生活垃圾打交道,安排这一主题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创设一种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发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综合并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本主题安排“问题与思考”、“方案与设计”、 “实践与探究”、 “总结与交流”、“我还想探究”5 个活动环节,目的是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并逐步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践与探究”环节从“生活垃圾小调查”、“垃圾处理学问大”、“减少垃圾我行动”三个活动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从了解生活垃圾开始,除了了解垃圾产生的危害外,还知道一些生活垃圾是再生资源的原理,进而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有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像垃圾问题等社会问题,使学生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从自我做起,到走进学校和社区向人们宣传减少产生垃圾、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等等。进而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二)学情分析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和观察,四年级的学生对垃圾已经比较熟悉,知道生活中会产生多种垃圾,对垃圾分类和垃圾的危害有一个直观性的认识。同时,学生通过上一主题的活动,初步掌握了查找资料的方法,具备了查找资料和组织小调查研究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家庭生活垃圾的调查活动,学生了解垃圾产生的过程及危害,初步形成关注并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2、通过介绍垃圾的分类,学生知道垃圾是再生资源的原料,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资源意识。3、使学生从自我做起,关注人们生存的环境,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本课重难点:重点:了解垃圾产生的过程及危害;设计调研研究方案,调查分析垃圾的产生、处理及减少垃圾的方法。。难点:设计调查研究方案,进行调查分析。三、教学策略建议教法建议: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展示材料、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学法建议:小组合作探究,依据同一主题,共同调查研究。四、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建议:本课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