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案 篇一: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案 歌曲介绍: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作于 1956 年,是故事片铁道游击队的插曲。该故事片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爽朗在山东枣庄微山湖一带的铁道游击队的战斗生活。曲作者运用山东民歌中富有典型意义的音调创作了这首有浓重地点色彩的歌,表现了游击队员在艰辛环境中的坚强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歌曲赢得了广阔群众的喜爱,在全国传唱几十年而不衰。 教学目的: 1、知识目的: 理解并体验音乐要素(节拍、拍子)在歌曲中的表现力。 2、才能目的: 让学生通过自主互助学惯用声音表现歌曲力度、速度、及情感的变化,并能给歌曲设计一种演唱方式。 3、情感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山东人民朴实、憨厚的性情,和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气概、坚强意志、英雄性格,培育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优良质量。 教学重点: 理解歌曲背景,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细微的曲调处理表现游击队员的英雄主义气概。在教学环节中表达学生自主互助的学习方式。 教学难点: 歌曲第二部分情绪力度、速度变化,能用恰当的情感演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生沟通: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日特别欢乐来到山师附小,我是来自我们山东枣庄的一位音乐老师。我听说我们班同学在音乐方面表现特别的突出,老师信任大家会在本堂课中有出色的表现。是如此吗?首先请同学们来听一首歌曲,你们明白这是哪里的一首民歌吗?(学生试听) 2、欣赏视频《沂蒙山小调》 师:同学们的表情中老师看出大家听得特别仔细,这是哪里的民歌?(沂蒙山)大家明白这首歌曲是那种民歌题材吗?(小调)小调是民歌的题材,大家还明白民歌的其它题材吗(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3、初步演唱歌曲,老师进展引导。 提示学生,哼鸣时嘴巴放松,有含着水的感受。指导学生唱出沂蒙山的美妙风光。 师:同学们的声音真美,我们演唱的这首歌曲是民歌典型的表现方式——“鱼咬尾”。(指导学生看曲谱理解)(学生再次唱) 师:《沂蒙山小调》从同学们口中唱出,让老师感遭到了山清水秀的好风光,沂蒙山是革命的根据地,养育了无数的英雄儿女,老师的家乡枣庄也是革命老区,曾经就有一支让鬼子闻风丧胆的游击队。后来呀,人们把他们的事迹拍成了一部电影叫《铁道游击队》,影片有一个情节,是游击队员被敌人围困在了微山岛上,游击队员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