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栽培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第三节小麦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与子粒品质第四节小麦生产的基本条件第五节小麦栽培技术第六节安徽省小麦生产小贴士第一节概述一、小麦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一)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的营养价值高(是一种细粮作物);碳水化合物 60%~80%,蛋白质 8%~15%脂肪 1.5%~2%,矿物质 1.5%~2%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可以趁热贮藏,贮藏时间长,便于备战备荒(二)小麦全身皆宝麦麸是良好的精饲料;麦秸可以造纸、作为编织原料,建筑原料,新型砖的加工原料、多胃动物的饲料;麦皮可作无土培养的基质等。(三)小麦生产是整个农业生产的基础1.在作物种植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2.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3.易取得稳产4.适于机械化栽培,提高劳动生产率(四)是重要的轻工业加工原料可以加工成各种商品、食品面粉、面条、方便面、面包、蛋糕等。是酿造原料二、世界小麦生产概况2007 年,世界小麦收获面积 2.23 亿 hm2 。总产为 6.106 亿吨。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有印度、俄罗斯、中国、美国。中国小麦播种面积 22980075 hm2(占世界的 10.5%,第三位)。总产 10986.04 万吨 (世界第一)。单产 47806kg/ hm2 (在世界占中等水平)世界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1.选用良种2.自然条件优越3.畜牧业发达,土地肥沃4.扩大灌溉面积5.机械化程度高三、中国小麦生产概况及种植区划(一)我国小麦栽培历史悠久(二)我国小麦种植区划(三)我国小麦生产发展概况 1.生产基本情况在我国种植面积和总产仅次于水稻、玉米而居第3 位。建国以来,小麦生产发展迅速,与 1949 年相比,2005 年面积增加 6.5%,单产增加 558%,总产增加 602.4%;种植面积最大的年份在 1991 年(3.09×107hm2),总产最高的年份在 1997年(1.23×108 吨).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河南、山东、河北等省。单产较高的有西藏(面积小)、山东、北京、河南、河北。2.生产发展特点(1)发展速度不平衡(2)种植区域曾经扩大,目前种植面积减少(3)高产典型不断涌现(4)各地发展不平衡优质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份,2005 年仍有 10 多个省单产低于 3000kg/hm2 。3.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1)各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相差很大,不同地区产量水平不平衡; (2)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少,栽培技术不配套,产业化经营能力低; (3)小麦生产规模小,成本高,生产效益低。(四)、安徽省小麦生产概况1.安徽省每年播种小麦 2739 万-3200 万亩, 2005 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