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测量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仪器不检查措施落实不到位防治措施每次施测前,测量者应对所用仪器进行检测,如果仪器不合格应进行校正;校正合格后方可使用。1)测量员每次记好数字要复诵校对;记录不清楚措施落实不到位2)当场填写清楚,不要先草记、再誊清;3)改正错字时,在错字上画横线,正确数字记在上方,切勿涂改。水准仪观测距离不等长塔尺接口不到位扶尺东倒西歪,前倾后仰起点、终点不用同一根尺措施落实不到位措施落实不到位每设一站,先目测或步测,使前后视线等长,消除因水准轴不平行视准轴所产生的误差。1)较精密的水准测量宜用板尺:2)使用塔尺每抽出一节应注意抽到位,并须核对尺面读数。1)扶尺人须经过严格训练;措施落实不到位2)扶尺人要身体站正,双手扶直,保证把尺铅垂立好;3)读数时,观测者如发现尺未立正,要命令扶尺人改正后方可读数。措施落实不到位水准测量的起点、终点,必须用同一根尺,以消除两尺“零点”不一的影响。1)一般建筑工程中水准测量成果应满足容许误差标准:[fh]≤±20L (mm)或[fh]≤±4n (mm)2)精度要求较高的工程,其水准测量成果应满足容许误差标水准测量成果不符合标准规定不认真学习规范准:[fh]≤±12L (mm)或[fh]≤±3n (mm)式中 L 水准路线总长(km),适用于 L<100 km 的水准测量:n 一测站总数,适用于每 km 测站数 n>l 5 站时。3)采用闭合水准线路测量,其闭合差(fh 测=h往-h返)在容许误差范围内时,应进行平差。平差的方法:应按测站数或水准路线比例进行比例分配(Ci=ni/∑nfh 测或 Ci=Li/∑Lfh 测),求得各段平均差后的改正高程。页脚内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式中:∑n——各段测站的总和;∑L——水准路线总长:ni——某段的测站数;Li——某段水准路线长度(m)。迁站读数误措施落实不差水平角误差大观测角度不校核到位措施落实不到位措施落实不到位操作时,未读转点前视读数仪器不得移动。采用复测法,即一个角复测多次,以复测的次数去除累积的角值,可提高精度。观测时,应采用取正倒镜两次观测,使其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取其平均值作为观测成果。1)纵、横轴线必须测设引桩,引桩应浇筑混凝土,周围应设保基础定位放 线 不准,基础搬家,水平标高错误措施落实不到位护装置;2)每个桩基所钉十字桩,只作为挖土、浇筑垫层用;3)桩基垫层完工后,用水准仪复测标高;经纬仪架设在引桩上,测设每一个基础的纵、横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