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rtbeat 原理介绍 HeartBeat 运行于备用主机上的Heartbeat 可以通过以太网连接检测主服务器的运行状态,一旦其无法检测到主服务器的"心跳"则自动接管主服务器的资源。通常情况下,主、备服务器间的心跳连接是一个独立的物理连接,这个连接可以是串行线缆、一个由"交叉线"实现的以太网连接。Heartbeat 甚至可同时通过多个物理连接检测主服务器的工作状态,而其只要能通过其中一个连接收到主服务器处于活动状态的信息,就会认为主服务器处于正常状态。从实践经验的角度来说,建议为Heartbeat 配置多条独立的物理连接,以避免Heartbeat通信线路本身存在单点故障。 1、 串行电缆:被认为是比以太网连接安全性稍好些的连接方式,因为hacker 无法通过串行连接运行诸如telnet、 ssh 或 rsh 类的程序,从而可以降低其通过已劫持的服务器再次侵入备份服务器的几率。但串行线缆受限于可用长度,因此主、备服务器的距离必须非常短。 2、以太网连接:使用此方式可以消除串行线缆的在长度方面限制,并且可以通过此连接在主备服务器间同步文件系统,从而减少了从正常通信连接带宽的占用。 基于冗余的角度考虑,应该在主、备服务器使用两个物理连接传输heartbeat 的控制信息;这样可以避免在一个网络或线缆故障时导致两个节点同时认为自已是唯一处于活动状态的服务器从而出现争用资源的情况,这种争用资源的场景即是所谓的"脑裂"( split-brain)或 "partitioned cluster"。在两个节点共享同一个物理设备资源的情况下,脑裂会产生相当可怕的后果。 为了避免出现脑裂,可采用下面的预防措施: 1、如前所述,在主、备节点间建立一个冗余的、可靠的物理连接来同时传送控制信息; 2、一旦发生脑裂时,借助额外设备强制性地关闭其中一个节点; 第二种方式即是俗称的"将其它节点'爆头'( shoot the other node in the head) ",简称为 STONITH。基于能够通过软件指令关闭某节点特殊的硬件设备,Heartbeat 即可实现可配置的Stonith。但当主、备服务器是基于WAN 进行通信时,则很难避免"脑裂"情景的出现。因此,当构建异地"容灾"的应用时,应尽量避免主、备节点共享物理资源。 Heartbeat 的控制信息: "心跳"信息: (也称为状态信息)仅150 bytes 大小的广播、组播或多播数据包。可为以每个节点配置其向其它节点通报"心跳"信息的频率,以及其它节点上的heartbeat 进程为了确认主节点出节点出现了运行等错误之前的等待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