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V 网络配置详解 近几年最火热的IT 术语就是虚拟化、云计算,随着 Hyper-v2.0 的发布,服务器虚拟化又一次走近我们的身边,在任何虚拟化环境,都需要考量虚拟网络的配置,那么,hyper-v 如何支持网络,又是如何配置的呢?本文简单介绍了 hyper-v 的架构,并针对 Hyper-V 在实际应用中的网络架构及设置进行详尽的讲解,使您可以对其虚拟网络运行机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术语说明: 运行在 hyper-v 服务器上的虚拟机:子分区、虚拟机、guest 运行 hyper-v 的物理服务器:父分区、管理操作系统、host Hyper-v 的简介及架构 Hyper-V 是微软伴随 Windows Server 2008 推出的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最新的版本为 Hyper-v 2.0,随 windows 2008 R2 发布,其单独版本为 Hyper-V Server 2008 R2,与上一个版本增加了大量新特性,特别是动态迁移(Live Migration)、故障转移集群(Failover Cluster)、新版服务器配置工具等等,同时物理系统处理器、内存支持(4 路/24核心、32GB-->8 路/64 核心、1TB),另外最多可运行的虚拟系统也从 192 增加到了 384 个,在增加容量的同时不需要重新启动系统。利用 hyper-v 管理器及 SCVMM2008,提供了动态、可靠以及可伸缩的虚拟化平台,并以之管理物理和虚拟资源,可实现更低的总体拥有成本(TCO)。 Hyper-v 核心代码仅有几百 K,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驱动,驱动程序和全新的 IO 共享模型一起托管在父分区中,Hyper-V 的架构简化了虚拟机和硬件之间的层数,这种构架使得虚拟机和硬件之间只通过很薄的一层进行连接,因此虚拟机执行效率非常高,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硬件资源,使虚拟机系统性能非常的接近真实的操作系统性能。 Hyper-V 采用基于 VMbus 的高速内存总线架构,来自虚机的硬件请求(显卡、鼠标、磁盘、网络),可以直接经过 VSC,通过 VMbus 总线发送到根分区的VSP,VSP 调用对应的设备驱动,直接访问硬件,中间不需要 Hypervisor的帮助。 Hyper-v 架构如下图所示: Hyper-v 网络运行机制 Hyper-v 通过模拟一个标准的(ISO/OSI 二层)交换机来支持以下三种虚拟网络: External(外部虚拟网络):虚拟机和物理网络、本地主机都能通信 在希望允许子分区(虚拟机或 guest)与外部服务器和父分区(管理操作系统或 host)进行通信时,可以使用此类型的虚拟网络。此类型的虚拟网络还允许位于同一物理服务器上的虚拟机互相通信。 Inte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