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课程类别:课程学分:适用专业:考核方式成本核算与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6会计电算化闭卷课程代码:课程性质:课程学时:开课学期:成绩比例0505721必修96(含上机模拟操作及实训)3平时 50 %+期末 50 %一.学习领域定位1. 课程地位与性质《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是以制造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和要求为主线,与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紧密联系的课程,也是一门“就业能上岗,上岗能顶岗”的关键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企业成本会计人员必备的理论知识,了解《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认识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成本计算、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顶岗实习、参加会计技术职称及注册会计师考试以及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程体现基于成本会计岗位核算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设计理念,适应的岗位有:一般会计岗位(包括材料核算员、工资核算员、固定资产核算员等岗位)、成本会计岗位。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从事一般中小型企业的材料核算、薪酬核算、车间成本核算等成本核算分析与管理能力。2. 与前修及后续课程的关系《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它的前修课程为《基1础会计》、《出纳实务》、《企业财务会计》。本课程既注重理论讲授,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又注重学生仿真模拟操作,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为以后学习《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实务》等后续课程奠定基础。二.学习领域学习(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1.专业能力目标业务精湛。成本会计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1) 根据成本核算的要求,科学设置和熟练运用成本核算账户。(2)熟悉成本核算程序和工作流程,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耗费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能正确进行要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废品损失等的归集和分配;(3)能正确进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4)熟练地运用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掌握分批法和分步法;(5)能编制成本会计报表并进行有关指标的评价和分析;2.社会能力目标(1)诚信为本。成本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生成和提供产品成本信息,信息质量的高低影响着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和利益分配的格局。为确保高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