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产业调研报告最近,我会XX县区供销联社、县工商联水晶业商会就**水晶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调查了解。一、现状**水晶资源丰富。全县有二分之一的地域储有水晶、石英,贮藏量分别约有25万吨和3亿吨,其中水晶年开采量400吨,占全国的半数以上,并且品质优良,含硅量高达99.99%。建国初,国家对**县的水晶资源及其开采和利用工作非常重视,从1953年起就委托供销社为国家代收购水晶,最高年收购量达到652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充分用水晶及硅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水晶加工及硅系列产品加工业,使之逐步成为**工业经济的支柱。九十年代初,全县大中小水晶加工企业高达2000多家,一度涌现了全民经营水晶热潮。目前,全县水晶及硅资源加工企业有500多家,其中固定资产过千万元的企业10余家,**年实现产值达1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形成年产500万件水晶工艺品、2万吨硅微粉、1.5万吨水晶砂、0.85万吨石英拉管、0.3万片晶体片、近亿只石英玻璃灯具的生产规模。硅资源加工龙头企业**县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近几年来注重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发展更是迅速。预计到2005年,该企业年产值可达2亿元,利税总额5000万元。到2008年力争“太平洋石英”成为国际石英管行业的知名品牌。**县水晶及硅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水晶经济已经成为**经济重要支柱,**年水晶及硅资源系列产品加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左右。水晶制品的出口也促进了**县对外交流,提高了**知名度,目前仅水晶及其制品的进出口额已超过人民币1.5亿元。水晶产业不仅加快了全县工业化进程,也带动了旅游、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县季节性从事水晶及石英开采、加工、销售的人员达10万多人,其中常年从事水晶产业的达到2万人以上。水晶产业在吸纳剩余劳动力,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硅资源及水晶加工业,已被作为省委、省第1页共8页政府确定为重点扶持发展的苏北区域支柱产业之一,**县先后被国家和XX省列为“星火区域支柱产业”和“XX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二、问题虽然已经具备较高的知名度和一定的经营规模,但作为一个产业,**县水晶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问题。1、企业规模不大,缺少龙头企业。在全县500多家水晶及硅系列产品加工企业中,除“福东”、“太平洋”、“**硅微粉”等屈指可数的几家外,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为数不多,大部分企业的固定资产在500万元以下。特别是水晶工艺品加工企业,固定资产超过100万元、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更是寥若晨星。它们大多维持在家庭作坊式的原始状态,资本构成单一,经营规模弱小,企业管理简单,很难在现代商战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2、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较少。这个问题突出反映在水晶工艺品加工企业中。由于工艺、设备落后,新产品开发滞后,**县水晶工艺品的种类一直维持在90年代初的状况,除雕刻品、观赏石、水晶画等少数品种被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外,当家品种(主要是首饰、眼镜)的附加值不高,价格远远低于90年代初的水平。天然水晶项链的售价过去每条在300元左右,现在只有几十元。水晶工艺品生产及销售利润大幅度下降,并且工艺粗糙,在国内外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这是造成水晶工艺品加工业萎缩的主要原因。3、受原材料制约,产业化经营道路艰难。**县水晶工艺品主要以天然水晶为原料,由于天然水晶是不可再生资源,供应量越来越少,且价格越来越高,使天然水晶工艺品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同时,天然水晶工艺品除首饰、眼镜等少数附加值不高的品种外,其余品种很难实现规模化、成批量生产,雕刻品、观赏石等可以说件件都是孤品、绝品,其主要用途为收藏、观赏,很难实现大众消费,再加上文化底蕴的不同,外商对收藏、观赏类产品根本不接受,我们认为是稀世珍宝,在他们看来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已,这也是**县水晶工艺品在第2页共8页国内外市场上缺乏吸引力的主要根源。原材料的制约,使**水晶工艺品既不能实现大众消费,又不能走上国际市场,不可能实现产业化经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