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东科技楼(D 楼)防洪排涝专项应急预案第一章总则编制目的南京市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地带,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梅雨显著、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由于气候的异常变化,易发生旱涝灾害。为在本项目施工期间做施工现场内洪涝灾害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工作,全面提高本项目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面对洪涝灾害事件能够有序、高效、科学地应对,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确保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南京市自然灾害救护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我单位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本预案仅适用于我项目施工范围内洪涝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把确保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防洪排涝防御能力和救助水平。(2)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3)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结合。以防灾减灾为中心,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工作方针。第二章危险性分析气象条件南京市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梅雨显著、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按自然天气季节划分,3〜5 月为春季,6〜8 月为夏季,9〜11 月为秋季,12〜2 月为冬季。各季的气候特点分别是:春温而多阴雨,夏热而少酷暑,秋凉而多晴朗,冬冷而少严寒。年平均气温 15-16 摄氏度,日照时数 2000 小时左右,最热为 7-8 月,平均气温超过28°C,极端最高气温接近 40°C;最冷为 1 月,月平均气温仅 3C,曾出现过-10C 的极端最低气温。年降雨量 1200 毫米,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春季、梅雨季节和初冬。无霜期每年达 219-240 天。南京市的光、热、水气候资源丰富,极具开发潜力。雨热同季(降水和气温随季节变化同步升降)的气候特征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由于气候的异常变化,易发生旱涝灾害。同时,又因为冷暖空气常在江淮流域上空交锋,天气变化剧烈,致使暴雨、冰雹、大风、雷击、龙卷风、低温连阴雨、冻害等灾害性天气也常有发生。每年 6-9 月份为多雨季节,其降水量是全年的 70%左右,期间做好防洪排涝尤为重要。工程防涝分析施工现场本项目基础工程为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