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电子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电工电子教研室 课程编号:03040089b 英文名称:Electrotechnics and Electronics 学时:总计48 学时,其中理论授课48 学时,实验(含上机)0 学时 学分:3.0 学分 面向对象:物流管理、应用物理学、生物工程等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教材:《电路与电子技术》(电工学Ⅰ),朱伟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六月第一版 主要教学参考书目或资料: 1. 《电工学》(第六版)上册 电工技术、《电工学》(第六版)下册 电子技术,秦曾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12 月第六版 2. 《电工学(第六版)学习辅导与习题选解》,秦曾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 《电工学(第六版)习题全解(上下册)》,姜三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电工电子技术》是面向高等工科学校非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目前,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发展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促进其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和我国电工电子技术发展的概况,为今后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课程理论严谨,系统性、逻辑性强,对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门课程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电路理论、安全用电、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EDA 技术等电工技术领域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一般电路和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作用和功能;了解电工电子技术领域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其基本要求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5 学时。含讲授 5 学时) (一)教学内容 1. 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2. 电路中常用的物理量 3. 电阻、电容和电感元件 4. 电 源 5. 电路的工作状态 6. 基尔霍夫定律 7. 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二)基本要求 1. 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关系; 2. 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