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班级:2013 级五年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班 学时:2 学年:2013--2014 学期:1 课程名称:语文 单元、章节:第六章 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 课 题:《眼睛与仿生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课文提及的人和动物的眼睛构造与功能的特点及其与仿生学的关系。 2、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掌握分类、举例、比较等说明方法。领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 3、培养学生对科普读物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初步具备独立阅读和分析科普读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人和动物的眼睛构造与功能的特点及其与仿生学的关系要点。 难点: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掌握分类、举例、比较等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掌握说明的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 第二课时:着重研究说明方法与说明顺序。 教法设计:合作探究法 点拨法 教学用具:教材、黑板、多媒体课件 讲 授 内 容 旁批 导入: “仿生学”正式诞生于 1960 年。距今 2300 多年前墨子和他的 300 弟子,花了三年时间,造了一只“会飞的木鸟”,同时间希腊阿奇卡也制成一只“机械鸽子”。东汉时,张衡制成一架能飞数里的“木雕”。大约一千九百多年前西汉京都长安有人用大鸟羽制两翼绑在双臂上能飞(滑翔)几百步。„„自古就有许多中外人士模仿鸟类飞行试制飞行器,但都不成功。原因在于不了解鸟类的形态构造和生理机能适于飞行的科学原理;又不了解人不具备飞行的生理条件,人要上天,必须依靠机械动力才可能。一直到了公元 1903 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人类从此实现了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飞上天空的愿望。 人类飞上天空的例子,说明了仿生学的诞生有它的漫长历史,必须在科学发达的前提下才能诞生。仿生学是一门新兴不久的科学,是生物学、数学和工程技术学边缘的一门崭新学科。它首先是根据生产实际提出的技术问题,去研究生物系统某一方面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生物原型研究。然后,将研究所得生物资料进行数学分析,抽象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数学模型,从中取得对工程技术所需的资料,用于工程技术。 目前仿生学已经成为现代发展新技术的重要途径。其研究范围已发展有: 一、感觉器官模拟──目前以眼、耳、鼻三种器官为主。已模拟制成了“人造眼”、“电子耳”、“电子鼻”、“电子警犬”等。 二、神经元和神经网络模拟──目前已制成的“人工智能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