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 页 《编译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附录) 一、判断题: 1.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的开始符,可以是终结符或非终结符。 ( X ) 2.一个句型的直接短语是唯一的。 ( X ) 3.已经证明文法的二义性是可判定的。 ( X ) 4.每个基本块可用一个DAG 表示。 ( √ ) 5.每个过程的活动记录的体积在编译时可静态确定。 ( √ ) 6.2 型文法一定是3 型文法。 ( x ) 7.一个句型一定句子。 ( X ) 8.算符优先分析法每次都是对句柄进行归约。 (应是最左素短语) ( X ) 9.采用三元式实现三地址代码时,不利于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 ( √ ) 10.编译过程中,语法分析器的任务是分析单词是怎样构成的。 ( x ) 11.一个优先表一定存在相应的优先函数。 ( x ) 12.目标代码生成时,应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寄存器的问题。 ( ) 13.递归下降分析法是一种自下而上分析法。 ( ) 14.并不是每个文法都能改写成 LL(1)文法。 ( ) 15.每个基本块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 ) 16.一个LL(1)文法一定是无二义的。 ( ) 17.逆波兰法表示的表达试亦称前缀式。 ( ) 18.目标代码生成时,应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寄存器的问题。 ( ) 19.正规文法产生的语言都可以用上下文无关文法来描述。 ( ) 20.一个优先表一定存在相应的优先函数。 ( ) 21.3 型文法一定是2 型文法。 ( ) 22.如果一个文法存在某 个句子对应两 棵 不同 的语法树 ,则 文法是二义性的。 ( ) 二、填 空 题: 1.( 最右 推 导 )称为 规范 推 导 。 2.编译过程可分为 ( 词法分析 ) ,(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五 个阶 段 。 3.如果一个文法存在某 个句子对应两 棵 不同 的语法树 ,则 称这 个文法是( )。 4.从 功 能上说 ,程序 语言的语句大 体可分为 ( )语句和( )语句两 大 类 。 5.语法分析器的输 入是( ),其 输 出是( )。 6.扫 描器的任务是从 ( )中识 别 出一个个( )。 7.符号 表中的信 息 栏 中登 记了 每个名 字 的有关的性质 ,如( )等 等 。 8.一个过程相应的DISPLAY 表的内 容 为 ( )。 9.一个句型的最左直接短语称为 句型的( )。 10.常 用的两 种动态存贮 分配 办 法是( )动态分配 和( )动态分配 。 11.一个名 字 的属 性包 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