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8 年课题 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研究报告 马学涛 李永 王晓超 张一帆 倪朋 朱俊波 2011 年 10 月 - 2 - 目 录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主要思路 (一) 设计思路 (二) 教学目标 (三) 改革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三、 研究内容 (一) 重视教学方法改革 (二) 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实施方案 (三) 实施方法 (四) 具体实施计划 四、 项目特色与创新 (一) 本项目主要特色 (二) 本项目创新点 五、 项目可行性分析 六、 项目成果 (一) 项目结果 (二) 项目形成成果 - 3 - 《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研究报告 马学涛 李永 王晓超 张一帆 倪朋 朱俊波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 前 言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 号文件)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旨在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水平。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与实验模式大多为教师先进行讲授,然后是学生再进行上机实验,实验课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多为被动地接受知识、技能,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学习兴趣较为低下。在对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方法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改革,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操作内容移到计算机前,以项目教学、 - 4 - 任务驱动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做到了学以致用、教学相长,良性互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的新天地,充分调动了他们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 《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根据高职高专层次的专业培养目标及本学科的教学特点、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当代医学生的基础知识、自学能力和必备的技能,进行了较为缜密的设计,以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