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学大纲ConcreteStructures(uper:basicprinciple)课程编号:0814005060/3.5一、大纲说明本大纲根据长沙理工大学土木水利类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定。(一)教学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本科生(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1、课程性质混凝土结构课程分为“基本原理”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其中,“基本原理”部分包括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的基本理论,各类构件(弯、剪、压、拉、扭)的受力性能、设计计算方法和配筋构造,是学习结构设计的基础,它在性质上属于专业基础课;“结构设计”部分包括混凝土结构单层厂房、多层框架和砌体结构的选型、结构布置、内力分析、设计计算方法、构造处理措施等,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本课程属“基本原理”部分。2、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在校继续学习《混凝土结构设计》专业课以及毕业后在混凝土结构学科领域继续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与要求(1)钢筋混凝土的计算方法是建立在大量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学习时要重视构件的受力性能,理解建立计算公式的基本假定和考虑的主要因素。在应用公式时要特别注意其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2)本课程要解决的不仅是承载力和变形的计算问题,而是要进一步解决构件和结构的设计问题,包括结构方案、构造选型、材料选择及配筋构造等。要逐步学习综合考虑安全、经济、适用以及便于施工等因素的设计方法。(3)构造处理是长期科学试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计算必不可少的补充。在设计中构造与计算同样重要。要充分重视对构造要求的学习。(4)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重视习题、作业、课程设计和必要的现场参观。(5)要逐步形成尊重技术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并正确运用于设计中。(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相配合的课程:《房屋建筑学》、《土力学及地基基础》、《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结构抗震》、《建筑施工》。2、后续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1、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结合实验教学、现场教学和课程设计。2、重点:(1)绪论:理解关于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应用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2)钢筋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深入理解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横向变形条件的关系。理解轴心抗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