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逆向设计 战甲制作揭秘(一) 钢铁侠是个与众不同的超级英雄。这个基于美国大亨霍华德·休斯为原型的虚构人物诞生于 1963 年 3 月。其他美式超能英雄要么心理有些阴影,要么受过些辐射,身体机能的伤害充其量是眼盲。托尼·史塔克则是个心脏病人。他是个生命时刻受到威胁的英雄。 《钢铁侠》诞生的时代是“越战”时期。尽管随后的漫画版本中,故事背景转为“海湾战争”时期,但时间都与今天相去甚远。乔恩·法弗洛希望影片的故事与现实有联系,于是故事背景被修改为阿富汗。 台子搭起来后,大家纷纷忙了起来。得到角色后的小罗伯特·唐尼兴趣盎然。他每周花五天的时间进行负重训练,并联系武术,以增加肌肉的轮廓和线条。法弗洛则把工作重心放在了钢铁侠战甲的设计上。 Mark III 最让幕后人员惴惴不安的是Mark III。这身战甲关系着电影《钢铁侠》及后续续集的风格与成败。设计师们最先动笔设计的就是这款战甲。Mark I 和 Mark II 都是在 Mark III 设计完成后逆向设计而成的。 菲尔·桑德斯(Phil Saunders)最初设计的几款 Mark III 风格现在看来有些怪异。这些战甲要么太像重型坦克,要么太像摔跤运动员,要么太像潜水钟,要么太像穿山甲。桑德斯的意思是让战甲看起来具有厚重质感,他不希望战甲看来太过轻盈。 桑德斯完成了Mark III 的铅笔稿。钢铁侠战甲的外型设计难度不是很大。最大的问题在于钢铁侠的面罩。这支面罩要看上去符合戴面罩后的多数场面。此外,设计师们还针对战甲胸部 RT 的位置进行了手稿测试。关于两片胸甲挡住部分 RT 的创新设计最终被否决了。 基本定稿后,桑德斯用电脑绘制出了彩色电子稿。这非常接近Mark III 最终设计的样子。不同之处仅在于小腿、靴子和肩部后来有了些改进。最后,瑞安·梅诺丁(Ryan Meinerding)绘制了Mark III 的造型图。 Mark III 的外部造型确定后,设计师便要着手考虑托尼·史塔克穿上这身战甲的实际问题了。为让 Mark III 能被迅速穿上,它内部的活动零件必须灵活。桑德斯设计了精巧的胸甲。设计人员不希望让铠甲的腿臂部分变成长筒靴和长筒手套,因而将这些部分拆分成了诸多零件。 Mark III 上精巧的武器会在影片高潮处发挥威力。对这些不起眼的小装备的设计让法弗洛绞尽脑汁。刚接手这部片子的时候,制片人便给了法弗洛“钢铁侠圣经”。这是《钢铁侠》45 年来全部武器道具大全。近半个世纪来,许多卓越的漫画家设计了诸多令人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