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_第1页
1/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_第2页
2/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_第3页
3/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的诗意,体会诗歌中部分字、词古今不同的读音和意思。 3.诵读古诗,感悟杜甫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想象诗中生动传神的画面,培养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人释题,了解背景 1.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杜甫 2.走近杜甫 出示:杜甫(公元712- - 770 年) 字子美, 别号少陵,今河南省巩县人。唐代 伟 大 的现 实 主 义 诗人,与 李 白并称 “ 李 杜”他 诗艺 精湛 ,被 奉 为 “ 诗圣 ”。他 生活 在唐朝 由 盛 转 衰 的历 史 时 期 ,他 的诗真实 地记 录 了当 时 社 会的动荡 、政 治 的黑 暗 、人民 的疾 苦 ,因 此 被 后 人称 为 “ 诗史 ” 他 的诗沉 郁 顿 挫 ,旋 律 悲壮 ,但 有一首 诗例 外,那 就 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解读题目,朗读课题 4.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 师:诗人写这首诗的背后有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你知道是什么事件吗? 出示: 公元 755 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四分五裂, 杜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战争持续了八年,在这八年里他度日如年、有家不能归。他亲眼看到了叛军的烧杀抢掠,看到了路有饿死骨的种种惨相。 公元 763 年,远在四川梓州的杜甫,忽然听到了官军收复蓟北的喜讯,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诗人的情感闸门,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再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疏通诗意 1.回顾学法 (说说以前是如何 学习 古诗的) 2.检 查 读诗 要求 :(1)读准 字 音 ;(2)注 意诗歌 的节 奏 (指 名 读,齐 读) 3.理 解字 词 师:预 习 过程 中 ,哪 些 词 语 在理 解上 还 有困 难 呢 ?(教 师适 时 点拨 ,掌 握 古今异 义 的词 ) 涕 泪 :激 动 地 流下了泪 水 。 衣 裳 (chang):上 衣 和 下衣 。古代 的“衣 “指 上 衣 ; 裳 是指 遮 蔽下 身 的 衣 服 , 像 今 天 的 短 裤 , 男 女 都 可 以 穿 。 却 看 : 回 头 看 。 妻 子 : 妻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