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根据县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要求,自20XX年3月份以来,我局结合实际,以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和调查走访等多种形式并举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截至目前,全局共收到党员、群众和相关单位意见建议75份121条。经过归纳整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局领导班子进一步分析了近年来我县水利水产工作的发展状况,认真查找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理清了工作思路,制定了促进工作改进的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党的十六大以来,××县水利局的领导班子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团结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水利部门XX县区委、县政府对水利水产工作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和饮水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突出做好水利的规划、建设、管理、执法、服务等各项工作,全面加强水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水利水产事业呈现了发展加快、改革深化、管理加强、服务提升的良好态势,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据统计,从2005年初至2008年末,全县累计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4311件,完成总投资70633.69万元。其中:水库坝塘除险加固39件,农村人畜饮水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28件,水土保持工程完成36件,基本烟田建设工程完成4894件,农业综合开发完成74件。全县累计新增灌溉面积0.6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6.7万亩次,新增除涝面积0.62万亩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5km2,解决和改善了9.32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这些工程的实施,使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防汛抗旱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截止2008年末,全县有效灌溉面积为第1页共13页112063亩,水利化程度(即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131410亩的百分比)达84.60%。有效灌溉面积比1949年的16700亩增长95363亩,增幅达571%;比1978年的97000亩增长15063亩,增幅达15.5%。水利化程度比1949年的14.54%增加了70.06个百分点,比1978年的61.72%增加了22.88个百分点。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1、工程措施建设。一是加大了河渠治理力度。全县先后对大街河、周官烂大河、江城东河中上段等河道进行了治理,并通过基本烟田建设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开展了大规模的沟渠治理。二是加快了病险水库、坝塘除险加固工程步伐。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趁势而上对茶尔山水库、小井坝水库、马家庄坝、葫芦坝等一大批病险水库(坝塘)进行了除险加固。三是启动了星云湖防洪大堤建设。该项目于2007年9月开始动工,建设地点为:星云湖出流改道进水口至石岩哨渡河训练场的防洪大堤,总长9.7km,计划完成投资13900万元。到目前为止,星云湖防洪大堤的基础填筑工程已基本完工。2、非工程措施建设。在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层层签订责任书,全面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认真组织编写《××县防汛抗旱应急应急预案》、《××县茶尔山水库等十五座中型、小(一)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星云湖防洪应急预案》等预案的同时,扎实做好防汛值班、安全检查、物资储备、防汛抢险队伍组建等各项防汛工作的落实,并制定和完善大春用水计划/水库坝塘度汛方案,加大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水库、坝塘的监控力度,依法防洪、科学调度,确保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由于初步建立起了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重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进一步增强了全县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2007年,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在星云湖防汛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县防汛办统计,在过去的4年间(2005—2008年),全县防洪减灾效益累计达8437.62万元。第2页共13页(二)水源和供水工程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截止2008年底,全县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0103件,年设计总供水能力达13773.8万m3。其中:已建成水库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