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明义:学语文,最重要的基础是字词;学数学,最重要的基础是口算。补充一句:我认为。不少家长们都觉得,低年级数学简单,孩子早就会数数、会计算,图形也认识很多,至于钟表、人民币,都是生活中每天接触的,有什么难度?可是一做题,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其实,数学比语文难学。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因为学数学(学任何一门学科)都要以语言为媒介,语文学得不好,数学也很难学好。二是因为数学的本质是抽象,数学研究的是抽象概念,运用的是抽象方法,数学的发展体现为抽象程度的逐渐深入。拿计算来说。目前一年级刚刚学完 20 以内的加减法,上课的时候,学生总是很难提起兴趣,我猜是因为他们觉得“我会算”。好,抛开算法算理,既然会算,那计算题就应该很少出错吧,实际却并不是这样,每当计算题大量出现的时候,全对的同学并没有达到预期。甚至改错的时候,都不能一次改对。第一周我没敢计时测口算,刚开学,给学生一点儿适应的过程。第二周由易到难,第一次做了 20 题,给了 3 分钟,第二次做了 40 题,给了 5 分钟,第三次做了 60 题,给了 7 分钟。第三次因为题目多了,测试结果一下就有明显的区别了:一部分同学依然是算得快,算得对;一部分同学能算完,偶尔有错;还有一部分同学,算不完了,而且不是一两题、三四题算不完,而是很多题算不完。好,我们说,这就需要加强练习。但据我所知,很多同学在家里并不是没练,为什么还总是出错?有的家长说:老师,我们每天在家都练口算,但孩子就是做不完,您说怎么办?有的家长说:我看着他一题一题的算,也能算对,但就是在规定时间里做不完。应该怎么练呢?是啊,再练也做不完,每天这样低效的重复,没什么意义啊!看来,练习口算,也并不只是机械练习就够了。2我是这么想的:一,孩子要对10 以内的加减法非常熟练,注意,是非常熟练,因为20 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完全要以 10 以内的为基础。计算进位加法,主要算法是凑十法,如果 10 以内的加法不熟,凑十这一步就容易出问题,导致计算出错。检测方法:1. 找 10 以内的加法题目,每次计时,5 分钟完成 50 道题。连续测几次,看正确率。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教参里明确写着,口算正确率要保证 98%(时间久远,快 20 年了,可能记忆有误,但绝对不低于 95%。)达到了,说明这一关过了,没达到,就要多练。2. 测 10 以内的减法。3. 测 10 以内的加减混合练习。至此,10 以内的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