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笔记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①揭示教育规律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③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 17 世纪以前)①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未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②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和思想著作中中国:《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大学》《师说》西方:柏拉图《理想国》、昆体良《雄辩术原理》等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创立标志是:①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 年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②概念和术语方面,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体系;③研究方法方面;④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⑤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 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3.二十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两大趋势;表现在: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初步教育学科体系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更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⑥教育学的若干基问题⑦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四)20 世纪以来主流的教育派别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基本观点:①反对思辩教育学;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④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基本观点: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②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④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基本观点: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③学校即社会;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