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如何推进依法治校实施依法治校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努力形成干部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施教、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育人环境,使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成为一种高度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提高学校各项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一、牢固树立推进依法治校的理念。实施依法治校工作,就是要牢固树立依法办事、尊重章程、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建立公正合法、系统完备的制度与程序,保证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活动与制度规范符合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一是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特征。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是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领导体制,处理好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关系,执行制度的坚定性和推动工作灵活性的关系。二是坚持师生的主体地位,恪守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教师、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办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的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合法权益,是落实依法治校目标目标任务的重要环节。要以体现公开透明和教师为本的价值理念,激励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书育人;以体现公平公正和育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尊重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三是坚持德治和法治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刻认识法治和德治的辩证关系,强化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的意识。既要加强法制教育,努力提高师生法制意识,做法制建设的坚定捍卫者、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又要着眼于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为依法治校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四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营造公正法治的育人环节。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体制和制度上依法落实和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大力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育人环境。二、健全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要依法明确、合理界定学校内部不同事务的决策权、健全决策体制的职权和议事规则,完善校内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规则,大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要全面推进民主决策,充分发挥教代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组织在决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