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伊旗高级中学祁丽霞【内容摘要】 2009 年秋普通高中新课程开始在我区实施。本文试以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即做好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做好初高中历史基础知识衔接、做好初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的衔接、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衔接几方 面进行探讨。【关键词】衔接历史新课程历史教材历史学习方法基础知识教学方法趁着新课改的春分我区于 2009 年也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编制的教科书,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则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但就学生而言,因为中考历史只考 60 分,在视中考升学率为学校、老师生命线的现实面前,初中历史课程几乎处在可有可无境地,不少学校只是在初三统测前才突出性地集中安排历史应试课时,学生很难达到新课程所需要的基本历史素养。高一历史难教难学,一直是困扰着教师和学生的问题。很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反映高中历史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于是大声疾呼“历史历史,真是该死”。 为什么我们的教学会陷入这样的窘境呢?我认为关键点之一是初高中历史教学存在严重脱节现象。长期以来初高中教学往往是“各自为政”,初中阶段学生主要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历史,而高中阶段学生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学习历史,历史推行新课改之后的显著的特点带有时序性、专题化、兼容性强,特别是中外历史对照比较明显,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历史感到线索乱,理不清头绪,特别是对一些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理解和分析更是无从下手,更谈不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问题,时间一长,学生慢慢地就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如何搞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化“台阶”为坦途;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历史的难关,就成为高一历史教师的首要任务。我认为,搞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需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 做好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初中历史教材比较注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故事性。以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多视角、多层次的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偏少。对历史上活生生的人的思想,人的精神意识、品质修养学习偏少。这应该继承衔接初中历史教材的史话教学,激趣导学的教学理念。更要补充完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