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题ABO 非同型血小板的输注原则,紧急情况下单采血小板可以不同型输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O 型血小板可输给 A 型受血者.•B、A 型血小板可输给 O 型受血者.•C、B 型血小板可输给 O 型受血者.•第( 2 )题D、O 型血小板只能输给 O 型受血者。慢性贫血如果妊娠分娩时,在没有输血禁忌证的情况下,应在短时间内输入足量悬浮红细胞,将 Hb 迅速提高到( )。•A、70/L•B、80-100g/L•C、110g/L 以上•第( 3 )题D、120g/L对患者的皮肤进行严格的消毒,消毒面积≥()。•A6cm×8cm•B4cm×8cmC5cm×8cm•第( 4 )题D7cm×8cmAABB 的指南中推荐使用()作为术后引流回收的首选方式。•A 洗涤法•B 非洗涤法•C 稀释法•第( 5 )题D 储存法稀释式自体输血已有()种方式。•A3•B5•C4•第( 6 )题D7全血保存一般主要是( )的保存。•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第( 7 )题D、血浆CPDA 的有效保存时间是( )天。•A、21 天•B、30 天•C、35 天•第( 8 )题D、一年常在烧伤后第一个( )内不使用红细胞,原因是丢失的血浆导致了血液浓缩和血液黏滞度增加。•A、8 小时•B、12 小时•C、24 小时•第( 9 )题D、48 小时储血保管人员应当做好血液储藏温度的( )监测记录。•A、8 小时/次•B、12 小时/次•C、24 小时•第( 10 )题D、24 小时/次无偿献血是国际红十字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从()开始建议和提倡的。•A、19 世纪 50 年代•B、20 世纪 50 年代•C、20 世纪 40 年代•D、20 世纪 30 年代•第( 11 )题E、19 世纪 30 年代慢性贫血的输血方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需要长期输血的患者应制定输血方案,实施有计划的输血•B 、使 Hb 浓度或 Hct 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C、症状明显加重时才临时输血•第( 12 )题D、评价输血效果,寻找出最佳输血量和输血间隔时间。血液输注前才将其从冷藏箱中取出,存室温中停留时间不应超过()分钟。•A、10 分钟•B、20 分钟•C、30 分钟•第( 13 )题D、40 分钟下列那项不是 Rh 血型鉴定出现假阳性的原因:( )•A、受检细胞已被免疫球蛋白致敏,或标本血清中含有引起红细胞凝集的因子.•B、受检细胞与抗血清孵育的时间过长,含高蛋白质的试剂会引起缗钱状形成.•C、离心后重悬细胞扣时,摇动用力过度.•第( 14 )题D、鉴定用器材或抗血清被污染。医疗机构科研用血由( )负责核准。•A、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