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写包的格式及称呼 七月半:中元节:鬼节 农历七月半俗称中元节,也叫鬼节,是民间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户户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准备给老人烧包。据传说,七月初一开鬼门,阎王爷就放出全部的鬼魂,让他们享受一年一度的“假期”,死去的先人魂归人间检查后代们的善恶情况,在阳间的人们就举办一些祭拜活动来款待他们,尤其是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以此祭拜这些从阴间来的鬼魂。现将我们这地方过七月半烧包的习俗介绍如下: 一、接老人:就是在七月初,把写有先人名号的祖宗牌挂在家中墙上,牌位下边的桌上摆放金山、银山、鲜花、香花、麦芽、盘香、蜡烛等摆设和水果、蛋糕、糖果等供品,每天早中晚做新鲜饭食供奉,供奉时需要先净 手 作 揖 上香,供饭完 后需要烧化 纸钱 。 二 、封 包:包,也叫包袱 ,封 包就是将纸钱 分 为 约 一公 分 厚 一叠 一叠 的然 后用 封 皮 封 成 包。包,分 为 花包和白 包,花包和白 包的区 别 主 要是封 皮 上有无 沙 衣 和路 票 ,沙 衣 相 当于 衣 物 等行 李 ,路 票 相 当 于 过路 的介绍信 ,有沙 衣 和路 票 的是花包,没 有沙 衣 和路 票 的是白 包。白 包用 于 死亡 未 满 三 年的人( 也叫新亡 人) ,花包则 用 于 死亡 超 过三 年的先人。 三 、写包:就是在包的封 皮 上相 关 栏 目 内 写上先人的称呼 和姓 名、收 受的封 数 、烧包者 的姓 名及 时间等。这虽 是一项简单工作,但由于学校里没这科目,就使许多人不懂而经常弄错。写包时,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烧包的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才按规定的称呼写包。现将其体写法介绍如下: 1、封皮内容解释: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从右到左各列内容(以花包为例,括号内为解释)为: 第一列:中元胜会之期虔备冥资成 封(中元节鬼魂胜会之期虔诚准备冥界纸钱并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 上 奉 (恭敬地奉送给) 第三列: 故 收用 (已经故去的XXXX 老人收用) 第四列: 孝 祀 (阳世孝人XXXX 祭奠) 第五列:天运 年 月 日叩化(农历 XX 年 XX 月 XX日跪拜焚化) 2、各列内容写法: 第一列:如果是花包,就在下边“封”字前空白处填上包的封数,一包为 1 封,一驮是 2 封,按写给某先人的包总封数填写。如果是白包,则“中元胜会之期”处是空白,需要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