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课标精解】 1、课标要求: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2、课标分析: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之战,三国鼎立中国历史虽然处在分裂状态之中,但局部统一和经济发展比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要强多了,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局部统一,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本课教材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但对于许多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不充分,教师可以适当解释。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学生较熟悉,思维肯定很活跃,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对历史事件间因果联系的分析能力也较弱,同时由于思维的散乱 ,往 往 不注 重 阅 读 书 本知识,不肯从教材中提 取 与 归 纳 信息,凭 主观 意 识学习 ,对历史人 物 或 历史事件的认 识容易 现出 单 一和绝 对的偏向 。 【教学目 标】 1、知识与 能力 知道三国鼎立局面 形成过程 中重 要的历史人 物 曹 操 、诸 葛 亮 等 ,区 分文 学描 写 和历史原貌 之间的关系。 了解历史上著 名 的战役 “官 渡之战”“赤壁之战”,说 出 其 与 三国鼎立局面 形成间的关系。简 述 三国鼎立局面 的形成以及 它对历史发展产 生的影 响 。 2、过程 与 方 法 通 过战争 胜 败 原 因的分析,透 过现象看 本质 ; 通 过对历史史实和文 学艺 术 作品 中描 述 的情节 的比较,提 高 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 学创 作的分辨 能力,客 观 评 价 此时期的历史人 物 。 课后 阅 读 《三国演 义 》原 著 片 段 ,收 集 有 关三国的历史小 故 事,从多方 面 了解历史人 物和历史事件。 3、情感 态度 与 价 值 观 通 过学习 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面 形成的史实,了解曹 操 、诸 葛 亮 对我 国历史进步所 起的重 要作用,认 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必然趋 势 。 通 过对三国鼎立局面 形成原 因的分析,使 学生认 识到每 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 有 其 客 观 条件,但是人 们的主观 能动 性,特 别 是符 合 实际 情况 的主观 能动 性也起着重 要作用。 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