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三峡 郦道元 【作者作品简介】 选自《水经注》 (中华书局 1991 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三峡,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道元(466 或 472—527) ,字善长,范阳涿 zhuō县 (今 河 北涿州 )人 ,北魏 地 理 学 家 。好 学 博 览 ,留 心 水道等 地 理 现 象 ,撰 《水经注》 。其 书名 为 注释 《水经》,实 则 以 《水经》为 纲 , 详 细 记 载 了 一 千 多 条 大 小 河 流 及 有 关 的历 史 遗 迹 、人 物 掌 故 、神 话 传 说 等 ,是我 国 古 代 最 全 面、最 系统的综合性地 理 著作。该书还记 录了 不少碑刻墨迹 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 较高的文学 价值。 【课文全 解】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 连 山, 略无 阙 处。 [自]这里是“在”的意思。 [七百里]约合现 在的二百公里。 [中]以 内。 [两岸连山,略无阙 quē处] 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 中断的地 方。略无:毫无。略,副词,几乎。阙:通“缺” ,中断,空缺。 【译文】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重 岩 叠 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嶂]像屏障一 样的山峰。 [隐]隐藏。 [蔽]遮蔽。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 [亭午]正午。 [夜分]半 夜。 [曦 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译文】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隐没了天空,遮蔽了太阳。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评析:运用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概括地 写三峡的总貌,重点写山。 至于夏 水 襄 陵, 沿 溯 阻绝。 [至于]到了 。 [襄 xiāng]漫上。 [陵]丘陵。 [沿]顺流 而下。 [溯 sù]逆 流而上。 [绝]断。 【译文】到了夏季,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了。 或 王 命 急 宣 , 有 时 朝 发 白 帝 , 暮 到江陵,其 间 千 二 百 里, [或]有 时 。 [宣 ]宣 布 、传 达 。 [白 帝 ]在现 在重庆奉节东 。 “发 白 帝 ”即 “发于白 帝 ” 。 [江陵]即 现 在湖北江陵。 【译文】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早晨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 虽 乘 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