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放大电路 1 在结构上,三极管是由两个背靠背的PN 结组成的,那么,三极管与两只对接的二极管有什么区别呢? 答: 从结构上看,图1.2.1(a)所示三极管就是两只背靠背的PN 结,好像是两只背靠背的二极管.如图1.2.1(b)所示。但两者的工作有本质的区别,两只背靠背的二极管是没有放大作用的。当D2 正偏、D1 反偏时,D2 的正向电流很大,D1 的反向电流很小,它们之间互不受影响。然而,三极管的两个PN 结,由很薄的基区联系在一起。正常运用时,三极管的发射结加正向偏置、集电结加反向偏置,如图1.2.l(C)所示,图中为 NPN 型三极管共基接法。因为基区很薄,在发射区的电子,少部分与基区的空穴复合多数载流子电子扩散到基区形成正向发射极电流的同时,到达基区的大部分电子迅速扩散到集电结边缘,在反偏集电结的强电场吸引下,漂移过集电结形成集电极电流。显然,流过正偏发射结的电流越大,则流过反偏集电结的电流也越大。如果改变发射结的正偏电压,使发射结电流作相应变化,则集电结的电流也将随之变化。从而实现了电流的控制和放大作用。 2 由前面的讨论已知,在结构上,三极管是由两个背靠背的PN 结组成的,由很薄的基区联系在一起.那么,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是否可以调换使用呢? 答: 在结构上,三极管中背靠背得两个PN 结是不对称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发射区的掺杂浓度高于集电区。如果给发射结加上正向电压,发射区就可以注入大量的载流子到基区,这些载流子将迅速扩散到集电结的边缘。第二,集电结的面积比发射结的面积大,便于收集到达集电结边缘的载流子,只要加在集电结上的反偏电压足够大,就可以收集到注入基区的大部分载流子而形成集电极电流。 如果将两者调换使用,则集电区因掺杂浓度低,使向基区注入的载流子大为减少、而发射结面积小也不利于收集载流子,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变得很小,通常由此可见,三极管作为放大元件使用时,集电极和发射极是不可以调换便用的。 3 前面讨论了三极管的集电结和发射结在结构上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试问如果将加于集电结的反相偏置电压改为正向偏置电压,是否对收集发射区注入到基区的载流子更加有利? 答: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注入到基区后就成为了基区的少数载流子。通常将注入基区的这部分少子称为非平衡少数载流子。 例如,NPN 型三极管在发射结正偏电压(Vbe>O)作用下,使发射区(N 区)的多数载流子电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