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操作活动,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2、感受动手实验是探索数学规律的途径和方法。3、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比较、分析中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难点:应用三角形边的关系解决问题。教学关键:借助实际操作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我们上节课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谁能说出它各部分的名称?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二、探索新知师: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如果用一根小棒代替一条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呢?猜一猜,任意给你3 根小棒,你能围成三角形吗?(能或不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咱们来动手操作,验证一下。研究一:任取3 根小棒围三角形,看能不能围成。师:“任取3 根”是什么意思?对了,同学们自己随便取3 根小棒试着围一围,多围几次。你发现了什么?汇报师总结:看来并不是随随便便的3 根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一定隐藏着什么秘密。我们继续来探究。研究二:什么情况下 3 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1) 从你的小棒中找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3 根小棒,并摆出来。(2) 想一想,这3 根小棒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呢?再小组内交流一下。板书:围不成:较短 2 边的和小于第 3 边。师:看来,较短的两根小棒长度的和小于第三根小棒时的确围不成三角形,除了这种情况,还有什么情况下 3 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呢?(自己摆)生演示汇报。(较短两根小棒加起来的长度和第三根一样长的时候也不能围成三角形)师:看来较短两根小棒长度等于第三根时也不能围成三角形。板书:较短2条边的和=第3 边师: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我们继续来研究(同桌之间摆一摆,并讨论)出示研究三:在什么情况下,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师:根据我们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较短两边的和小于第三边,较短两边的和=第三边,这两种情况都围不成三角形,那么你们猜测一下,在什么情况下,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板书:围成:三角形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师:我们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我们来验证一下。找出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围一围,比一比。汇报:同意吗?看来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三角形边的关系。板书:三角形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