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出院后护理胎龄在 37 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因为早产儿的免疫力方面要比正常的婴儿差,所以早产儿的护理方面有更多值得注意的事项。比如要注意保暖、精心喂养等。早产儿的特征1、头颅较大头颅相对更大,与身体的比例为 1:3,囟门宽大,颅骨较软,头发呈绒毛状,指甲软,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全降,女婴大阴唇不能盖住小阴唇。2、呼吸系统不成熟因呼吸中枢和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呼吸功能常不稳定,部分可出现呼吸暂停和青紫。有些早产婴儿因肺表面活性物质少,可发生严重呼吸困难和缺氧,称为肺透明膜病,这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早产儿喉软骨未发育好,喉部经常能听到呼噜音,可右侧躺缓解。3、消化吸收能力弱吸力和吞咽反射均差,胃容量小,易发生呛咳和溢乳。消化和吸收能力弱,易发生呕吐,腹泻和腹胀。肝脏功能不成熟,生理性黄疸较重且持续时间长。肝脏储存维生素 K 少,各种凝血因子缺乏易发生出血。此外,其他营养物质如铁、维生素 A、维生素 D、维生素 E 糖原等,早产儿体内存量均不足,容易发生贫血,佝偻病,低血糖等。4、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大,肌肉活动少,自身产热少,更容易散热。因此常因为周围环境寒冷而导致低体温,甚至硬肿症。5、神经反射差各种神经反射差,常处于睡眠状态。体重小于 1500 克的早产儿还容易发生颅内出血,应格外引起重视。早产儿经常使劲抻,憋红脸,都是由于神经系统未发育完善导致。6、免疫功能差早产儿的免疫功能较足月儿更差,对细菌和病毒的杀伤和清除能力不足,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球蛋白较少。由于对感染的抵抗力弱,容易引起败血症,其死亡率亦较高。早产儿的家庭护理早产儿因为没有足月,在母体内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养分,所以在护理方面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家长要精心细致喂养宝宝,注意给宝宝保暖,同时要防止外人接触宝宝,避免感染外来病菌。宝宝的居室要保持安静、清洁。1、注意保暖室内温度应保持在 20—25℃,被窝的温度应保持在 30—32℃,房间要经常开窗通空气。每天通风 20 分钟以上,通风时可把宝宝抱到其他屋里,以免对流风吹到宝宝。换尿布时动作要快,不要凉着孩子。体重低于 2、5 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 2—3 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 3 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 100 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2、精心喂养早产儿体重增长快,营养供给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