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 有关不良品、报废品管理流程 ,请各位审阅,以便讨论后实施,涉及修改请如下标识: 1、如内容需去除:用黄底标识。 2、补充内容用红字加下划线标识。 3、请于2011年1月26日前反馈给我。 尤建忠 2011-1-24 不良品、报废品管理流程 1. 总则 1.1. 制定目的 为了减少不良品报废、明确不良品责任划分,规范不良品、报废品的管理流程,使之有章可循。 1.2. 适用范围 本公司制造、加工、装配、重检等作业中产生之不良品或报废品,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办法执行。 1.3 职责 1.3.1品质部负责对不良品进行检验、判定与标识,制定退件整改计划。负责工废件台帐管理及报废件的评审。 1.3.2生产车间负责对不良品进行隔离、存放,协助退件判定与修复加工。负责工废件责任分解与追溯。 1.3.3仓库负责对不良品进行分类管理,建立不良品台帐与报废品台帐。协调外协部、综合办进行供应商退件与废品处理。 1.3.4外协部负责协调供应商对料废、附带报废件进行退件、补件,协助报废件评审。 1.3.5生产副总负责对零件退废件争仲裁与报废件的审批,负责对总成拆换 件的审批。 1.3.6综合办负责报废件的处理。 2. 定义 2.1 不良品 本公司之物 料、在 制品( 半 成品),不符 合品质标准 ,具 有缺 陷 或瑕 疵 ,未 经修复或经 加工不可使用或销 售 的,称 为不良品。不良品又 分为一 般 不良品和 报废品。2.2 报废品 本公司之物 料、在 制品( 半 成品) 或成品,因 具 有严 重缺 陷 ,不可再 修复,因 而 不可再 使用或销 售 的,称 为报废品。报废品又 分为原 报废品和 作业报废品。 3. 不良品管理规定 3.1. 不良品的种类 1) 品质部在进料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出厂检验等检验工作中发现之不良品。 2) 生产车间、仓库在制造、加工、装配、重检、盘点等作业中发现之不良品。 3) 技术、品质等单位用于试验、测试等工作之良品,试验、测试后产生缺陷或瑕疵而成为不良品。 4) 存货因挤压、摔跌、潮湿、日晒或其他原因而成为不良品。 5) 客户退货重检、拆解、处理等作业中产生不良品。 6) 其他原因发现或产生之不良品。 3.2. 不良品判定依据 品质部判定不良品的依据,有: 1) 设计指标、技术参数。 2)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 客户提供之检验规范、标准或样品。 4) 品质历史资料。 5) 同行业或同类型产品样品。 6) 不可简单修复及其他可供参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