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专题三教师公正论

专题三教师公正论_第1页
1/8
专题三教师公正论_第2页
2/8
专题三教师公正论_第3页
3/8
第三章 教师公正论 [题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幸福和公正是伦理学的两个基本概念;幸福原则和公正原则是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幸福原则表明的是一个人怎样做一个人,而公正原则表明一个人怎样对待一个人”1[1]。人人都追求幸福。虽然幸福具有给予性,但幸福的创造有需要一定的条件。一个追求幸福的人必须为自己创造幸福的条件,也给他人以同等的追求幸福的条件。这就需要引入公正原则。美国教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艾德勒说:“追求幸福是我们的第一职责;对人公正,对整个社区公正,是我们的第二和第三职责。”2[2] 教育公正或教师公正3[3]是教师伦理生活的重要原则。比如中国古代形成的“有教无类”的概念既是我们教育的传统,也是全部教育的本质要求。又比如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法”也既是师生关系上公正的集中表现,又是所有成功教育的秘密所在。所以公正既是教师幸福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的需要。不公正的教育是反教育甚至是反文化的。 第一节 什么是公正 公正是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公平与正义的伦理原则。 在中文中,公正与正义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公、正与私、偏相对。《新书〃道术》说:“兼覆无私谓之公,反公为私”。韩愈在《进学解》中也言:“行无患不能成,患有司之不公”。 正义则是公正的道理。《荀子〃儒效》中说:“有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也”。正义既是公正的道理,所以,就有所谓的正义感的问题。公正具有某种客观性,而正义则具有较多的主观感情色彩。 公正是一种客观道德法则;正义则是个体德性的标志之一。公正更多地具有社会或政治伦理的意味;正义则更具有个体道德修养的意义。当然,公正和正义的联系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英文中,这两个词都是“justice”,是正义、公平、公正和公道的意思。为了方便讨论,在本书中,我们将这两个概念视为基本相同的概念予以研究。 公正或正义一直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的道德法则,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价值生活目标,也是伦理学思想史一直不断探究的一个核心概念。公正一方面是一个社会性、历史性的范畴,在阶级社会中还有阶级性。但是公正本身又有它统一的规定性。正是这一统一的规定性使公正成为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美好目标。那么什么是公正?如何理解公正范畴?这就必须对公正原则的特性、内容和类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 公正的特性: 公正必须具备的特性有以下三条:1.对等性;2.可互换性;3. 最终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专题三教师公正论

小辰2+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出售各种资料和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