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学习笔记一之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例中我们发现:“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流程设计,形成了鲜明的结果对比” 。这种现象引发我们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我们一贯提倡的“课堂教学向4 0 分钟要质量”… … 要的是什么质量?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大量的成功教学案例已经证明,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有效教学(过程)和教学效益(结果)。 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取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教学效益:是指学生一节课的收获,包括: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同教学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评价课堂教学不仅要看教学效果,更应看教学效率。例如,教学认识0 这个知识点,所需时间如果是1 5 分,结果一位教师花1 5 分达到教学目标,学生认识了0 ;另一位教师花2 0 分,学生也认识了0 。显然这两位教师的教学效果相同,但教学效率却不同。) 下面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大家共商榷: 一、 新教学理念和分段教学目标的把握— —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一)理念的理解诠释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指数学教学总的指导思想。先进的教学理念,都来自于成功的数学教学实践: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理念。 1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通过数学学习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2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强调:数学学习的活动性本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再创造”过程,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教学。 3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将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 … 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 4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真正体现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活动。 (二)学段教学目标的理解 数学学段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其中蕴含着这样的思想:让学生经历生活和知识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