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王村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1、自然地理条件 1.1、地形地貌 东王村地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势总体东北高西南低,东王 村位于整个区域的中心位置,中间地势低且较为平坦,为盆地地形。 东王村地区东西长 10.3 公里,南北长 6.9 公里,地面海拔高度在 480m-650m 之间, 主要河流位于西南角,流向南东,其它支流展布于盆地中 央,岩溶地区岩溶水补给的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 1.2、气象 本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据东王村地区多年(1951-1970 年)气 象记录表明:区内雨量充沛,东王村地区平均年降水量为 1260.4mm, 降水集中在春夏两季的四、五、六、七月降水最多;年平均气温为 16.5℃,夏季最高 气温为 28.7℃,冬季最低气温为 1.8℃。 东王村地区多平均(1951—1970 年)降水量及气温图 1 1.3、水文 区域内水系较发育,河流分布较广,三面环山的盆地地形有利于 汇水。泉出露多,石灰岩地段岩溶发育,岩溶地区的河系多呈季节性 河流,河系全面补给来源为岩溶水。 2、地质条件 2.1、地层 该地区从上往下依次为第四纪冲积物、 互层、中侏罗世石英砂岩、早侏罗世页岩、二叠纪石灰岩、石炭纪页 岩、前泥盆纪片麻岩及片岩。第四纪、侏罗纪、石炭纪、前泥盆纪之 间均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在东部、西南角,出露高,中部地带主要为砂岩和砂砾岩,石灰岩、 砂砾岩分布较少。整个地区地层以二叠纪和侏罗纪最广。 2.2、构造 区域中部为一向斜,轴线近于东西,由核部向外地层分别为第四 纪冲积物、晚侏罗世砂岩与页岩、中侏罗世石英砂岩、早侏罗世页、 二叠纪石灰岩、石炭纪页岩。北部、南部分布有两个背斜,背斜核部 为石炭纪砂岩,两旁是二叠纪石灰岩。 东部地区有正断层,南北走向,倾向西,倾角 85 度,上盘为石炭纪地 层,下盘为前泥盆纪地层。西南部有一比较大的断层,沿河流分布, 为同沉积断层。 且富水性较好。 2 3、水文地质条件 3.1、地下水的类型 3.1.1、岩层含水性及出露特征 ①第四纪, s-1·m-1,为强含水层。 ②晚侏罗世,由泥质砂岩与砂质页岩互层组成,裂隙闭合,泉流 量为 0,岩层含水性差。 ③中侏罗世,岩石为长石石英砂岩。裂隙张开,钻孔单位涌水量 为 0.1L·s-1·m-1,泉流量为 2.3L·s-1·m-1,岩层含水性好。 ④早侏罗世,由页岩和距离底部 15m 处夹厚 3~5m 的可采煤层 组成, 裂隙闭合,为隔水层。 ⑤二叠纪,岩性为纯质石灰岩,岩溶发育随构造发育,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