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图 读图提纲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1.地形:根据剖面图可知A→A′地势先缓慢上升,升至最高点后急剧下降、在 3.4km 处出现断层,随后持续上升至砂岩、片岩及片麻岩接触处又一断层,走向由东至西,最后上升至最高地势;主要汇水区域集中在右半部分水岭两边,汇水原因可能是大气降水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其他含水层的互相补给和对地表水的补给。 2.降水特征: 主要集中在六月、七月,降水量从一月份到六月份持续上升趋势;六月到十二月持续下降,其中六月最多,十二月最少。 气温特征:气温从一月到八月持续上升,八月到十二月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其中八月最高,一月最低。 3.水文:水系不太发育,分布不太集中,有些松散,水系之间的水力联系较少,喝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外围流量小于中间地带;河流沿盆地边缘由西北向东南流向,它的分水岭也发育于盆地边缘,发育在第四系水系上分布最广,在灰岩地区地下水汇势常形成较大溶洞,且该地下水分布极不均匀,有各向异性,页岩和细砂岩因透水性能差,该区域水系分布少,构造对地表水的发育和中断起决定性作用;由该图可知,正北方向构造对河流起中断作用,形成地表水向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图正南方向构造对地表水的起源有一定的影响;地下水的流向由东到西。 二 、 区 域 地 质 条 件 : 1. 地 层 : 该 地 区 从 上 往 下 一 次 为 石 炭 纪 片 岩 及 片 麻 岩 、 二 叠 纪 砂 砾岩 、 第 四 系 砂 岩 、 侏 罗 纪 石 灰 岩 、 石 炭 纪 砂 岩 , 它 们 为 平 行 不 整 合 接触 , 其 中 片 岩 及 片 麻 岩 主 要 分 布 在 东 部 , 出 露 高 , 中 部 地 带 主 要 为 砂岩 和 砂 砾 岩 , 石 灰 岩 、 砂 砾 岩 分 布 较 少 。 整 个 地 区 地 层 以 二 叠 纪 和 侏罗 纪 最 广 。 2. 构 造 : 该 地 区 西 部 有 一 背 斜 , 中 部 偏 东 有 一 向 斜 , 西 部 的 背 斜 核部 为 石 炭 纪 砂 岩 , 两 旁 是 二 叠 纪 石 灰 岩 , 偏 东 部 的 向 斜 核 部 为 侏 罗 纪砂 岩 及 页 岩 。 两 旁 为 二 叠 纪 石 灰 岩 和 石 炭 纪 砂 岩 。 东 部 地 区 有 断 层 ,走 向 为 东 南 , 分 布 在 石 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