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 医 对 肩 周 炎 的 辨 证 论 治 肩 关 节 周 围 炎 , 简 称 肩 周 炎 , 是 肩 周 肌 肉 、 肌 腱 、 滑 囊 和 关 节 囊 等 软 组 织 退 行 性 改 变所 引 起 的 广 泛 的 炎 症 反 应 。 本 病 是 以 肩 关 节 疼 痛 、 活 动 受 限 为 主 要 特 征 的 慢 性 疾 患 , 好发 于 4 0 岁 以 上 的 中 老 年 人 。 女 性 多 于 男 性 , 左 侧 较 右 侧 多 见 , 双 侧 同 时 发 病 者 少 见 。 早期 表 现 , 仅 以 疼 痛 为 主 , 或 仅 有 轻 微 隐 痛 或 肩 关 节 不 适 和 束 缚 感 ; 继 则 疼 痛 逐 渐 加 重 ,夜 间 尤 甚 , 常 影 响 睡 眠 , 肩 关 节 活 动 也 逐 渐 完 全 受 限 ; 最 后 形 成 “ 冻 结 状 态 ” 。 本 病 在中 医 学 属 “ 痹证 ” 范围 , 又称 为 五十肩 、 漏肩 风、 肩 凝症 、 冻 结 肩 等 。 中 医 认为 , 人 过中 年 阳气虚弱, 正气渐 损, 肝肾不 足, 气血虚弱, 营卫失调, 以 致筋脉肌 肉 失去濡养, 遇有 风湿寒邪外侵, 易使气血凝滞, 阳气不 布, 脉络不 通故发 本 病 。 (1 )正气内亏:“ 七七肾气衰” , 人 到5 0 岁 左 右 , 肝肾精气开始衰退 , 或 劳逸过度,或 病 后 体弱, 致气血不 足, 筋脉得不 到充分滋养, 日久筋脉拘急, 营卫失调。 《中 藏经*五痹》曰:“ 肾气内消……精气日衰, 则 邪气妄入” 。 宋·王怀隐 《太平圣惠方》曰:“ 夫劳倦之人 , 表 里多 虚, 血气衰弱, 腠理疏泄, 风邪易侵……随其所 惑, 而众痹生焉” 。现 代医 学 家刘渡舟在 《金匮要 略诠解·血痹虚劳病 脉证 并治 》中 曰:“ 凡尊荣之人 , 则养尊处优, 好 逸恶劳, 多 食肥甘, 而肌 肉 丰盛, 不 事劳动 则 筋骨脆弱, 以 致肝肾虚弱……阳气虚, 血行 不 畅, 重 因疲劳则 汗出, 体气愈疲**此时 加 被微 风, 遂得而干之, 则 风与血相搏, 阳气痹阻, 血行 不 畅。 ” (2 )邪气外侵:居住潮湿, 中 风冒雨, 睡 卧露肩 等 , 均可致外邪内侵, 寒湿留滞于 筋脉,血受 寒则 凝, 脉络拘急则 痛 ; 寒湿之邪侵淫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