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使用纽扣的历史 标签:古代 纽扣 发布时间:2013-09-14 00:00:00 用户:auney|分类:汉服|阅读(1905)|回复(0)|收藏本文 大约到了原始社会的后期,在距今约四五千年的这段时间里。在长江三角洲—带出现了良渚文化性质的原始部落群体。当时人们衣带的纽结处出现了石质的带钩,用石质带钩连结不易磨损衣带,扣合简便,更显示使用人的地位。同时,石质带钩虽然粗糙简陋,但却是一种当时劳动和技术密集的新产品,是带有一定审美意义的装饰品、必然是当时地位显赫的头面人物才能拥有的。浙江省余姚反山和瑶山的良渚墓地发现带钩情况是: 反山墓地出土石质带钩共三件,扁方体,制作精巧,一端有孔,可穿带连接,另一端挖琢成弯钩状,其 尺 度 均 为 长7.7厘 米 ,宽 4.5厘 米 、厚 2.5厘 米 ,均 出自 墓主 人的腰 部; 而 瑶山墓地出土的一件带钩更为 精致 ,质地为 白 玉 . 形 制为 长方体,表 面略 呈 弧 凹 状, 一端横 穿经 约0.9厘 米 的圆 孔,另一端用钻 孔和线 切 割 的方法 琢成槽 状的弯钩,尺 度 为长5厘 米 、宽 2.75厘 米 、厚 2.2厘 米 。此 件白 玉 带钩确 是石器 时代难 得 的一件精品,对 人类服饰和纽扣方面来 说 更是—件意义重 大的实 物,也 即 是目 前 所 知 、留 存 于 世 最 早 的纽扣实 物。 按 现代意义的理 解 ,纽扣应 是“ 可以 扣合衣物的球 状物或 片 状物” ,或 是“ 可以 把 衣服等 扣起 来 的小 形 球 状物或 片 状物( 见 《 现代汉语 词 典 》 释 义),按 这样 的定义,似 乎 这种纽扣的出现应 当很 迟 ,有人说 纽扣出现大约只 有九 百 年( 见 梁 月 盈 之 《 扣住 衣服 年》,载 《 海外 文摘 》 期刊 1997年10期),更有人说 纽扣是近 代西 方文化的输 入 而 逐 步 产生 形 成的( 见 梅 国强 之 《 钮 扣史话 》,载 《 上 海 大世 界 》 期刊 1993年1期) ,事 实 当然不是这样 ,从 形 象 资 料 看 ,至 少 在二 千余年前 的秦 代已 经 出现现代意义的纽扣了。 二 十 余年前 ,在陕 内 临 潼 县 秦 始皇 陵 东 侧 的兵 马 俑 坑 工 地出土了大量 的秦 代陶 制兵 俑 和马 俑 ,这些 兵 俑 的衣甲 部位已 经 出现了完 全 逼 真 于 实 际 情况的纽扣形 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