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史考卷 一、名词解释(共7 题) 1 、优孟衣冠 比 喻 假 扮 古 人 或 模 仿 他 人 。 也 指 登 场 演 戏 。 典 故 《 史 记 •滑 稽 列 传 》 记 载 ,有 一 个 叫 孟 的 杂 戏 的 艺 人 常 以 谈 笑 旁 敲 侧 击 地 劝 说 楚 王 。 楚 相孙 叔 敖 死 后 , 儿 子 很 穷 , 孟 就 穿 戴 了 孙 叔 敖 的 衣 冠 去 见 楚 庄 王 , 神 态 和 孙 叔 敖 一 模 一 样 。 庄王 以 为 孙 叔 敖 复 生 , 让 他 做 宰 相 。 孟 以 孙 叔 敖 的 儿 子 很 穷 为 辞 , 并 趁 机 对 楚 王 进 行 规 劝 , 庄王 终 于 封 了 孙 叔 敖 的 儿 子 。 后 来 就 用 "优 孟 衣 冠 "比 喻 假 装 古 人 或 模 仿 他 人 。 “优 孟 衣 冠 ”具 有 浓 厚 的 扮 演 色 彩 , 但 仍 属 于 生 活 中 的 作 戏 , 缺 乏 艺 术 情 境 和 情 节 设 置 。 2 、傩 傩 , 以 驱 鬼 逐 疫 、酬神 纳吉为 目的 , 以 巫术 活 动为 中 心, 作 为 古 代原始宗教文化。 傩 戏 是古老傩 文化的 一 个 载 体, 也 称为 傩 舞, 是中 国地 方戏 曲剧种之一 , 流行 于 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 带以 及湖北西部山区。 傩 戏 的 主角是方相 氏, 表演 时, 演 员戴 柳木面具 , 蒙熊皮,一 手持戈, 一 手持盾, 用 反复 的 、大幅度的 程式舞蹈动作 表演 , 多在固定的 节 日演 出,极具原始舞蹈风格。 3 、角 抵 戏 角抵戏 又称百戏 , 传 说 起源于 战国时代, 是一 种较量技艺 的 杂 耍表演 。 表演 者头戴 牛角, 互相 抵触, 旁 立一 裁判以 裁决高低。 汉武帝时, 扩大了 乐府, 收集巷陌歌谣, 推动乐舞的 发展。丝绸之路的 开辟, 又促进 了 中 原与西域的 文化交流和 各民族的 艺 术 汇合。 使得这种表演 形式进 一 步戏 剧化了 , 产生 了 像《 东海黄公》 这样 既有 简单故 事情 节 , 又有 一 定拟态 表演 的 舞剧。 4 、踏 谣 娘 唐代盛行 的 民间歌舞戏 。 属 于 踏歌的 一 种, 本是一 种巫歌、巫舞, 后 来 发展成极具 观赏性的歌舞和 戏 剧表演 , 其功能发生 了 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