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中国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1页
1/7
中国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2页
2/7
中国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3页
3/7
中国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0 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历经济制度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同时,中国的收入差距经历了一段非常复杂的过程。上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城乡间、区域间、各社会阶层间的收入差距迅速扩大。根据世界银行和其他中外研究者的计算,中国的吉尼系数在1980 年为0.320,一度下降到1984年的0.257,到1990 年上升至0.355,2001 年进一步达到0.447(世界银行,2004;WIDER,2000)[1]。而根据近几年世界银行的统计,2006/0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更是达到0.496 和0.48,远远超过0.4 的国际警戒线,中国已经从一个收入较平等的国家转变为一个收入差距很大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6 提供的127 个国家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指标表明,基尼系数低于中国的国家有94 个,高于中国的国家只有29个,其中27 个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亚洲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两个国家高于中国。西方很多学者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问题将会自然得到解决,并以库兹涅茨“倒U 型理论”作为其理论依据。但是,拉美一些国家长期陷于高收入差距和经济停滞不能自拔的例子清楚地告诉我们,经济增长并不能自发地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而高程度的收入差距将导致社会冲突的增加,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2]。当前中国人均GDP 达到3000 美元,已经处在“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如何正确处理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事。基于中国收入差距的现状,本文将着重分析下列问题: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是否符合库兹涅茨“倒U 型”理论,即收入差距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而首先扩大然后逐步缩小?2.导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又有哪些因素有助于减少差距?它们是通过何种机理来影响收入差距的?1 文献回顾和理论假设半个世纪前,在分析了18 个国家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的实证资料之后,西蒙·库兹涅茨得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收入差距将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的稳定,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阶段逐渐缩小(Kuznets,1955) [3]。这意味着这些国家的收入差距和经济发展水平(通常以人均GDP 水平表示)之间存在着倒U 型曲线关系,被后人称为“库兹涅茨曲线”。半个世纪来,这一发现引起了许多争论,一些经济学家直接以该理论为论据,用以证明收入不平等是一个必须经历、而又不用过分担心的事情;经济增长最终会自发导致更公平的收入分配。另一些经济学家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