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纲 主要看每章节后面的名词及思考题。下面这些在课堂上基本讲到,只有“三纲五常”和“中庸”没有解释,但涉及到。另补充“中国古代蒙学读物的特点”。 1、“文化”一词的古代解释 文:五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化:改变、化育。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人类文化史上的四大文化指什么? 中华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 3、文化的外显模式、内隐模式 文化的外显模式主要包括哲学、法律、历史、艺术、宗教、风俗、社 会 制度、行为规 范 、语言体系等,它 们 以 文字等符号系统或 人的具 体行 为为载体,一般 都 有外壳 形 式。 文化内隐模式大致 包括价 值 观 念 、思维 方式、情 感 取 向 等,这是 人们 在长 期 的文化历史发 展 中积 淀 而 成 的深 层 的东 西。 4、正 确 对 待 文化遗 产 的原 则 即以 科 学的、辩 证 的方法审 视 和筛 选 文化遗 产 ,批 判 封 建 性 的糟 粕 ,继 承 民 主性的精华。 5、中国的“伦理型 文化”的显著 表 现 ? 历代统治者 视 道德感 化为政 治统治的重 要手 段 ,将 有助 于 统治稳 固 、社 会 有序 的道德规 范 去 “教化”民 众 ,以 规 范 社 会 成 员 的思想 与 行 为,此 即所谓 “以 德治国”。 强 调 两 个 人的伦理义 务 ,要求 个 人服 从 整 体。 强 调 个 人自 身 的道德修 养 ,视 “修 身 ”为立 命 之 根 本。 6、为什么说 中国文化具 有鲜 明的主体性 和善 于 吸 收 外来文化的包容 性 ? 1) 中国文化的博 大精深 与 绵 延 至 今 ,在于 它 的兼 容 并 包得胸 襟 ,在于 对 不 同 区域或 民 族 文化的交汇 与 融 合 中,求 得顽 强 的生 存 与 发 展 。 2) 对 于 境 外文化,中国文化多 能 以 宽 阔 的胸 怀 去 迎 接 挑 战 ,并 加 以 采 撷 、消 化和吸 纳 ,使之 成 为中华文化的有机 组 成 部 分 ,如 来自 南 亚 的佛 教于 两 汉 之 际 传 入中国,至 隋 唐 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