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史 部 分 讲 稿 任课老师:孙良好 slh@wznc.zj.cn wznc 2004/07——2004/08 导论(2 课时) 一、关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二、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 (一)学科发展史 1 、 萌芽期:胡适、陈子展、周作人 2 、 形成期:朱自清、王瑶、唐弢 3 、 非常期:大陆——台湾——香港——海外(蔡仪——周锦——司马长风——夏志清) 4 、 复苏期:唐弢、严家炎——集体编写 5 、 发展期: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陈思和、王晓明 6 、 深化期:谢冕、钱理群——杨义 (二)学科研究现状 1 、 主要学术阵营: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 2 、 主要学术书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评论》、《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三、几个基本问题 (一)定位 1 、 时间:1 9 1 7 年 1 月——1 9 4 9 年 7 月 2 、 性质:语言、形式——思想、感情、心理 (二)范围 1 、现代白话纯文学/新文学 2 、现代通俗文学 3 、现代旧体文学(诗词和戏曲) # 当自己求自由发展时对于迫压的势力,不应取忍受的态度;当自己成了已成势力之后,对于他人的自由发展,不可不取宽容的态度。 ——周作人《文艺上的宽容》 # 我们既不能因为“五四”时期“旧文学”对“新文学”的压制,而否认今天“旧文学”争取自己的文学史地位的合理性,也不能因此反过来否认当年“新文学”对“旧文学”统治地位的反抗的合理性。 ——钱理群《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 (三)分期 1 、1 9 1 7 ——1 9 2 7 :启蒙文学 2 、1 9 2 8 ——1 9 3 7 年 6 月:革命文学 3 、1 9 3 7 年 7 月——1 9 4 9 年 9 月:战争文学 (四)特质 1 、 题材:农村/农民——知识分子 2 、 主题:揭示国民劣根性——建构理想的国民性 3 、 创作潮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4 、 思想性重于艺术性(社会功能重于审美功能) 四、关于教与学 (一)专题讲授:文学思潮、周氏兄弟、现代小说、现代诗歌、现代散文、现代话剧 (二)课内解析——课外讨论 (三)作业:就中小学语文教材所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并阐述理由。 1 、 内容是否合适?2 、阐释是否合理?3 、教学是否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