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建设与发展,并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内制定出了一系列科学技术政策,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值此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之际,中国科技网为读者全面梳理和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政策的发展历程,在时间的脉络中理清中国科技事业发展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 以1978 年3 月全国科学大会为标志,我国科技政策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邓小平同志在大会上发出“树雄心,立大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号召,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科学论断,在科技领域拨乱反正,迎来了中国科技事业的春天。 改革的时代呼 唤 1978 年以前 ,我国学习 苏 联 ,实 行 计 划 式 科技体 系,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 建设解 决 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问 题 ,大大缩 小了我国科学技术与世 界 先 进水平的差 距 。然 而 ,20世 纪 70 年代末 ,世 界 新技术革命 浪 潮 涌 动,科技成 果 迅 速推广 应 用 ,带 来社会生产力巨 大变 革。国与国的竞 争 由 单 一的军事竞 争 、经济竞 争 转 向为以科技为核 心的综合国力竞 争 。我国的科技竞 争 力与西 方 国家 相 比 ,差 距 不断扩 大。[详 细 ] 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邓小平在1978 年全国科学会议开幕式的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科技战略思想的重大转折。他重申了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指出“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明确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指出要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详细] 科技工作明确了发展方向 《“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是我国第一个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国家科技计划,标志着我国综合性的科技计划从无到有,成为我国计划体系发展的里程碑。此后,国家又陆续实施了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计划、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技术开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国家重点工业 性试 验项 目计划、国家重点新技术推 广 项 目计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