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 导论部分 一、判断题 1、经济史仅仅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本身。( × ) 2、经济史是理论经济学的一个学科。( √ ) 3、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流而不是源。( × ) 二、选择题 1、经济史研究的内容包括( E ) A、经济制度与政策 B、经济结构与方式 C、经济发展事实与行为 D、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E、以上都是 2、经济史的研究对象包括( D ) A、经济发展本身规律 B、自然环境 C、国家和社会文化 D、以上皆是 三、名词解释 经济史 三、思考题 1、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2、经济史与经济学的关系 第一章 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一、判断题 ×√ 1、古代气候变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是北方人口南移,改变了“北重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 ) 2、中国古代气候变迁的特点是寒冷期越来越长且间隔时间越来越短。(√ ) 3、气候变迁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中心向北发展(× )。 4、气候变迁使得中国政治中心北移。(√ ) 5、我国古代幅员辽阔,可利用土地资源远远大于欧洲。(× ) 6、南方人口超过北方是唐安史之乱后形成的(× )。 7、北宋后我国南方人口超过北方,北重南迁人口分布格局被打破 。( √ ) 8、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格局可概 括为经济中心北上、政治中心南移。( × ) 9、我国可利用土地远大于欧洲。( × ) 10、我国矿 产资源丰 富 且富 矿 、单 一矿 多 。( × ) 11、管 子 模 式认 为发展经济应 农 工 商 并 重。( √ ) 12、商 君 书 模 式实质 上是一种 重农 抑 商 思想 的体 现 。( √ ) 13、我国传 统 社会的政治体 制可以归 结为君 主 立 宪 制。( × )(君 主 专 制的中央 集权 ) 14、引 起 我国古代人口周 期性 波 动 的根 本原 因 是土地制度引 起 的周 期性 经济萧 条。(√) 15、人口迁徙的目的有维护生存和谋取发展,我国古代人口迁徙主要以后者为主。(×) 16、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此没有任何商品交易。( × ) 17、小农经济的特征之一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和消费。( √ ) 18、与小农经济相对应的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 √ ) 二、选择题 1、中国古代气候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四个温暖期分别是:( A ) A、仰韶暖期、秦汉暖期、隋唐暖期、宋元暖期 B、仰韶暖期、秦汉暖期、宋元暖期、明清暖期 C、秦汉暖期、隋唐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