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课题中国传统节日教学对象四年级(1)班课型班会课教学课时1 课时教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民间传统习俗。2. 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的常识,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课题分析重点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难点涉及到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方法通过提问,介绍等互动方式使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过程备注一、活跃气氛先聊一些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话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问学生有关问题。二、切入主题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目前,国家法定休假的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三、相关知识1.春节(1)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2) 简介: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3) 除夕的传说: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4) 习俗:①扫尘②贴春联③贴窗花和倒贴“福”字④年画⑤守岁⑥爆竹⑦拜年(5) 有关春节的诗词:《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兀宵节(1)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2) 简介: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冋,其中吃兀肖、赏花灯、舞龙、舞狮等是兀肖节几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