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村“第一书记”大全 XX 县 XX 镇 XX 村调研报告 XXXXX 根据区、市、县组织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荣幸的被选派到 XX 县 XX 镇 XX 村担任第一书记。4 月 9 日到村里报到后,我采取走访农户、实地考察、召开干部座谈会、民情恳谈会、民情分析会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此外,还走访了XX、XX 等村,从而进一步了解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等情况。 一、基本情况 XX 村是我市 XX 县 XX 镇的一个较为贫困的山村,村民以壮族为主,全村有 5 个自然寨,分为 8 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 230户,总人口 973 人。除龙冲片区外,其他四个自然寨的村民基本都是水库移民。全村有一所村级小学,是一个复式教学的学校,包括学前班到小学 6 年级,80 多名学生,各年级的学生交叉在一起上课,连校长在内仅 6 名教师,学校教学基础设施较差。 XX 村行政区划面积约为 15 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移民村。全村共有水田 248.8 亩,人均水田只有 0.26 亩,旱地 145 亩,人均不足 0.15 亩,林地 9500 亩,人均 9.7 亩,林木大都是生态林,周家水库的水源林,经济林所占比重很小。 村委现有干部 3 人(党支部书记 1 名,村委会主任 1 名,村委会副主任 1 名),中共党员 30 名。村的党组织及村的行政管理组织基 1 本健全,能够正常开展党组织活动及村务管理工作。 二、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市、县、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XX 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已实现全村通电、通电话、通电视,从公路通往各村寨的主路基本都用水泥硬化,2011 年兴建了 90平方米的卫生室(目前还未投入使用)。生态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村共有沼气池 120 座。 经济产业结构情况。农业方面,全村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以种植茶叶、松树其他经济作物为辅,目前共种植有 50 多亩的茶叶基地;工业方面,只有两家引资驻村的茶叶加工小厂。据村委干部介绍,至 2011 年,该村人均纯收入仅为 2000 元左右,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没有。目前尚有两户(三人)还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该三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问题)。 农民增收情况。除正常的种植、养殖收入外,村民的主要增收渠道一是采割松脂(由于松树老化,增种补种的又跟不上,松脂的产量已逐年大幅下降);二是劳务输出,基本上每户都有一名以上劳动力外出打工,打工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