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永遇乐_京口北固亭怀古》_导学案

《永遇乐_京口北固亭怀古》_导学案_第1页
1/6
《永遇乐_京口北固亭怀古》_导学案_第2页
2/6
《永遇乐_京口北固亭怀古》_导学案_第3页
3/6
1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作品,了解时代背景; 2.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全词。 方法与过程:1.诗词鉴赏“五看法”; 2.理解这首词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 3.了解本词的思想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忧虑国事,壮志难酬的爱国情怀。 【学习重点】诗词鉴赏“五看法”; 【学习难点】1.理解这首词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 2.了解本词的思想内容。 【学习方法】:朗读法、五看法、合作探究研讨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知识链接】 1,创作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所作,时为南宋开禧元年秋,当时韩侂胄(tuō zhòu)把持朝政,企图通过北伐中原来提高自己的声誉,于嘉泰三年起用闲居八年的抗金派代表人物辛弃疾,任命他为绍兴知府,浙东安任使,次年调任镇江知府。韩侂胄的抗金主张符合辛弃疾复国的一贯志愿。可是韩侂胄一伙政治腐败奢靡淫乐,只不过是想借“伐金”来作为政治赌博的筹码。因此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辛弃疾对这种局面忧心忡忡,在登临北固亭时,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览景有感,就自然吐露了出来。 2,苏辛风格的异同 比较《念奴娇•赤 壁 怀古》 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苏轼 与辛弃疾两 人同为豪 放词之 大 家 ,自然有相 同一面:词风雄 浑 ,境 界 博大 。然则苏辛并 称 ,两 人的风格却 并 非 完 全相 同。从两 词就可看出:苏词纵 横 捭 阖 ,思索 宇 宙 人生 的终 极 意义;辛词扣 紧 现 实 ,借咏 史谈 自己的爱国忧国情怀。总 的来说 ,则是:苏词清 远 旷 达;辛词豪 放 深 沉 。正 如 王 国维 《人间 词话 》 亦 称 :“东坡 词旷 ,稼 轩 之 词豪 。” 【课前 自学】 1、了解作者 辛弃疾( 1140--1207) ,字 ,号 , 时期 历 城 ( 今 山 东济 南)人,擅 长 作词,与 并 称 “苏辛”,同属 词派代表词人。 2.给 下列 加 点的字注 音 孙 仲 谋 ( ) 舞 榭 ( ) 巷 陌 ( ) 金戈 ( ) 元嘉 ( ) 狼 居胥 ( ) 仓 皇 ( ) 可堪 ( ) 佛 狸 祠 ( ) 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永遇乐_京口北固亭怀古》_导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