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在现代城的销售代表中,实施强制“末位淘汰”,每个月,排在最后一名的销售代表都要离开公司。其结果是,引发了两个现象:其一是现代城销售的红红火火;其二是后来轰动一时的整个销售部门的集体跳槽风波。 为了让大家能够正确的对待“末位淘汰制”,本文将探讨以下问题:究竟什么是“末位淘汰”?企业是否要导入“末位淘汰”?企业如何导入“末位淘汰”? 一、什么是“末位淘汰” 在进行科学的定义之前,看一下不同企业的做法:上面说的现代城,采用的是排序法,即不论有多优秀的群体,总有人被淘汰出局;如果说这种做法不成功(网上很多评论倾向这种观点),GE 的活力曲线实际如出一辙:每年评价为最差的10%的人员,要离开 GE,GE 是成功的,企业界很多看过《杰克.韦尔奇自 传 》 的人,对其活力曲线没 有不佩 服 的;海 尔的“三 工 并 存 、动态 转 换 ”和 许 继 集团 的“5/8”淘汰,以及 万 向集团 的“阶 梯 式 用工 、动态 式 管 理 ”和 山 东潍 坊 电 业局的“分 线管 理 ”,采用的是内 部劳 动力市 场 的办 法,这也 是何凡 兴 教 授 主 张 的一种温 和 的解 决 办 法,或 者 说是中国 企业一种成功的做法。 “末位淘汰”首 先 要有末位,像 一句 俗 语 所 说的“十 个指 头 有长 短 ”,员工 之间 表现存 在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 按 不同的维 度 来排序,排序的结果会 不一样 ,但 总存 在一个末位。这里 ,需 要注 意 的是,排序的标 准 不一样 时,末位的人员可 能有所 不同,因 此 ,末位与 排序标 准 密切 相 关 ,与 排序标 准 或 者 说排序工 具 的信 度 和 效 度 有关 。 其次 ,就 是淘汰问题,不管 内 部淘汰和 外 部淘汰,并 不是说淘汰员工 天 生 就 不行。人与 岗 位的合 理 匹 配 永 远 是人力资 源 追 求 的理 想 状 态 ,是一个无 穷 逼 近 合 理 的过程 ,因 此 ,员工 不适合 现在岗 位的竞 争 ,或 者 说,在企业内 部某 一职 位上的竞 争 处 于 不利 的地 位,很大可 能是员工 没 有找 到 适 应 自 己 的工 作 。如一个纪 律 性 强和 良 好 服 从 意 识 的员工 ,可 能适 宜 做生 产 人员,但 不宜 从 事 市 场 创 新 工 作 。如果一开始 进入企业后,就 从 事 他 不擅 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