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清算会计 企业破产、重组,对优化资源配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再调整与整合中,如何进行企业清算的会计处理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企业清算的概念 1 .企业清算的含义 企业清算是指在企业面临终止的情况下,富有清算义务的主体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程序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企业的状况作全面的清算和处理,使得企业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归于消灭,从而为企业的终止提供合理依据的行为。 企业清算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最后一环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这一环的重要性最锋利的武器、最有效的良药,是保证公司法人制度存在的基石。 2 .企业清算的目的 清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法律和会计等必要程序对企业的一切法律关系进行清理和终结,包括收回债权、清偿债务和分配剩余财产等,以真实、合法地反映企业财产、债务以及偿债后剩余财产的分配情况,提供有关资产变现价值和债务清偿程度的相关信息。 二、企业财务困境 (一)财务困境概述 公司在其经营活动中由于自身的经营条件或公司外部的环境等各种原因,无法如期偿还债务,而陷入财务困难甚至财务危机。如果公司面临的财务困难是临时的,则公司有可能在同债权人协商达成协议后,做出债务重整,或者按照法定程序对公司进行重组。如果公司的财务危机十分严重,可以采取破产方式来解决。 企业界在使用财务困境这个词时,其含义也是多样的,它可以是:(1 ) 当企业债务的相对价值“微不足道”时,发生财务困境。(2 ) 企业现金流量不足以抵偿其现有债务的情况,这些债务包括应付未付款、诉讼费用、违约的利息和本金等。财务困境通常导致企业与其中至少一个债权人的重新谈判。(3 ) 企业现有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不匹配。 从企业内部来看,财务困境将主要表现为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停滞,现金流量出现大额负差,持久的亏损经营以及资不抵债,导致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受阻,权益结构失衡,财务状况恶化。从企业外部来看,财务困境主要表现为现金短缺,无力偿还到期的债务,在社会上出现严重债务危机和信用危机,难以重新举借债务,甚至面临被改组或者是被迫进行清算。 (二)企业财务困境原因及改善方法 在现实中,可以看到当企业现有资产价值不足以偿还负债价值(净资产出现负数)或企业经营现金流量不足以补偿现有债务(包括利息、应付账款等)时(就是所谓的经营不善),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通常有破产和重组两种后果。企业现有资产价值不足以偿还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