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合文化 实施和合教育 ——盛泽镇中心小学文化建设方案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决定学校发展的综合水平。在形成学校项目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特色的转型和提升,是提升学校办学品味和层次、创建特色品牌学校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一以贯之地以“为生命奠基,建优质学校”为长期办学理念,在原有“数学为主,象棋为辅”的学校办学特色基础上,融合当前学校多校区办学形势,以及学校自身内涵发展的需要基础上,着力实现以“和合”教育为主流意识的学校文化建设目标,积极打造“品质民主、品味文化、品牌课程”学校。 一、项目特色向和合教育的转型分析 1 .文化转型适应学校一脉相承的特色发展之需 我校前身是原盛泽镇第二中心小学,当时学校曾将“休闲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后将象棋作为休闲教育的重点,历经一番教育实践与探索,在与其他两校区合并成现在的盛泽镇中心小学之后,学校在承继并发展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将“数学主为、象棋为辅”定位为学校的项目特色,学校特色文化在逐步的建设中日益浓厚。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内涵发展的加快,学校在体育、科技等领域也迎头并进,成为一元为主、多元特色相结合的特色文化新格局。在特色发展的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引领,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核心,在特色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坚持走“一个重点突破,全面和谐发展”的道路。 从“休闲特色”、“象棋休闲特色”到“数学为主,象棋为辅”的主辅式特色、多领域特色并行的过程,是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我校始终没有将传统的特色丢弃,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提升和发展。在进入“十二五”教育发展时期,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这些并进的特色项目加以统整,更好地为学校发展、师生成长服务?而“和合”教育恰好能将多元特色加以融突整合,为实现学校和谐全面发展打开通道。因而,从单纯的特色项目向和合教育的转型是适应学校一脉相承的特色发展之需的。 2 .文化转型适合学校师生的可持续成长之需 人是学校建设中的主体元素,学校的发展建设必须要为师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基。师生的成长并非是线、面的单一构建,而是丰富立体交叉式的整体协调的综合式发展。我校以“学生快乐地学,教师幸福地教”为追求,以“为生命奠基 建优质学校”为办学理念,教学中融丰富情感、生命智慧、多元能力、个性特长于一体,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