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自我培养 一,引言 2006年11月20召开的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指出,2006年全国普通高小毕业生总人数达413万,比2005年增加75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仍然突出。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为 1010万,比去年增加60万,创下新记录。2007年到2010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将进入一个持续的高峰期,在此期间,每年高考人数都将超过 1000万人。 知联招聘网进行了一项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有 5类大学毕业生不受企业欢迎,分别是:缺乏工作经验,动手能力差,工作态度不端正,缺乏基础和专业知识,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再学习能力不强。 上述 3则新闻如今都变成了旧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如今议程了社会普遍问题。一方面是就业时常的供大于求,另一方面是企业的求贤诺渴,看似矛盾的两面始终没有形成和谐统一,原因在于多数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 二,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的原因 电子信息类专业包括了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工科中特别讲究实践动手能力的专业,这类专业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如果 空有理论而缺乏实践,就会造成毕业生缺乏动手能力。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专业根本不感兴趣 高考填报志愿时根本不知道自己将来所要从事方向,听从了老师或家长的建议就填报了专业,真正学习后才发现这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不感兴趣自然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那么时间动手能力就无从谈起。 2,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大学是人生一个重要的阶段,但是大学相对宽松的管理环境使得一部分人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沉迷于网络 ,游戏娱乐等,把专业的学习当成了完成任务,这样的人虽然很少,但是这种为了能够毕业拿到文凭的学习自然不会太关注自己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3,缺乏实践动手能机会 扩招以后,高校的各种硬件设施尤其是实验设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不足以保证每个学生有足够的实践动手机会,加之有的高校师资力量跟不上,使得实验课虽然是车轮转,设备满负荷运行,而提供给每个学生的机会仍然有限。除了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外,学生自己创造的机会仅限于班上极少数人,不具有普遍性,这样学校实践动手的机会有限,自己又无法创造,必然会造成能力的缺失。 4,学习方法不对路的 大部分学生都是非...